|
香港市民於去年八月發起反暴力遊行。(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記者 沈而忱)新冠疫情在全球多點爆發,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7日上午宣布,除了內地、澳門和台灣,向全球發布紅色外游警示,保安局的網站顯示,“因應全球各地的冠狀病毒病疫情變化急劇,政府強烈呼籲市民應避免所有非必要的外遊計畫”。另一方面,所有入境香港人士,均需接受14天的強制檢疫或醫學觀察。表面上看,此二措施再次重擊了香港旅遊業;其實,旅遊業早已一池死水,正所謂虱多不癢,債多不愁。旅遊屆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就表示,業界對此並不感到意外,亦沒有任何寄望,只能接受現實。
確實,香港的旅遊業早已處於谷底。三月初,姚思榮接受記者專訪時便指出了香港旅遊業的慘象,“去年7月份開始,旅客數量出現了下降,尤其是內地旅客;到了去年12月份,跌幅已經達到50%。由於12月香港相對平靜,不少從業者寄望1月份以及接下來的春節假期,入境旅客數量能夠有個反彈。但到了春節的前兩天(1月23日),受疫情影響,入境限制開始逐步實施,目前的旅遊市場,可以說是2003年SARS以後最嚴峻的情況。”
筆者認為,疫情雖然使得香港的旅遊業陷入寒冬,但它的影響終究是短期的。一旦疫情結束,大家恢復了出游意願和消費信心,旅遊市場能夠逐步恢復;但必須指出的是,香港旅遊業“降溫”,是在反修例運動開始之際;換句話說,社會事件及其帶來的暴力才是對旅遊業造成長期傷害的因素。
“安全城市”、“好客之都”、“國際都市”一向是香港的金字招牌。然而,在去年六月開始的社會運動中,這些招牌都蒙上了暴力的灰塵。由於縱火、堵路、破壞事件頻發,遊客覺得香港既不安全,也不好客;加之時有歧視、傷害內地遊客的事件,難免讓人深感香港排外,連以往引以為傲的“包容”、“尊重”、“開放”精神也被丟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