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民黨應該是繼續深化“九二共識”,這才是鳳凰涅槃、實現該黨重生的必經之路。 |
中評社╱題:中國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之問 作者:郭振家(北京),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中國國民黨在2020年台灣選舉中大敗之後,士氣低落,檢討聲音不斷。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國民黨應該摒棄“中國”二字以及放棄“九二共識”,這樣的主張如果實現,國民黨與民進黨恐怕將無本質區別。本文將探討,國民黨大敗是否是“九二共識”之過,“九二共識”在兩岸近幾十年來和平發展中的重大意義,以及民進黨持續不承認“九二共識”背景下的兩岸關係將如何步步兇險。最後本文認為,中國國民黨選舉失敗是需要深刻反思,但正確的選擇應該是繼續深化“九二共識”、提出符合兩岸民意的“兩制台灣方案”,這才是鳳凰涅槃、實現該黨重生的必經之路。
1月11日,台灣2020年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令人意外的是,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以817萬票高票當選,超越了之前馬英九2008年創造的765萬票的紀錄。一時之間,蔡英文揚眉吐氣,甚至還高調地向中國大陸喊話,好像在台灣選舉獲勝後就可以佔據兩岸互動的主動權一樣。而國民黨則一片低迷,檢討聲音不斷,甚至還有青壯派逼迫黨主席吳敦義馬上辭職的呼聲。一時間,國民黨的境遇好似面臨窮途末路一般。那麼,應當如何客觀中允地看待此次選舉結果?“九二共識”為何是兩岸和平的重要保證?中國國民黨的改革之路又在何方?
一、台灣2020選舉中國國民黨緣何大敗
從1996年算起,台灣地區的選舉政治已經進入第24個年頭,然而,“統獨”議題仍然是繞不開的。2020年的選舉,儘管韓國瑜一再以“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為主軸,且以“勞苦大眾”、“庶民階層”自居來批評蔡英文的社會經濟政策,然而,韓國瑜仍然敗給蔡英文“護主權”的假議題。
中國國民黨此次選舉(含“立法委員”選舉)的失敗往往會被歸咎於韓國瑜。然而,筆者認為針對韓應當辯證兩方面去看。一方面,韓國瑜在擔任高雄市長才幾個月就準備參選2020,被一些台灣民眾看作是“原罪”(這也解釋了最終國民黨在高雄選區的“立委”參選為何全軍覆沒),甚至一些“綠營”人士在韓上任不足半年就準備“罷韓”;但另一方面而言,韓國瑜確實促成了“藍營”歸隊,尤其是“韓流”洶湧,在台中、凱道、高雄等多場造勢拉抬聲量。所以,從政黨票來看,國民黨與民進黨是非常接近的,國民黨得472萬,民進黨得481萬,相差才9萬左右。所以,韓國瑜的人格魅力(或者爭議)都是可圈可點的,國民黨是否換個人能夠比韓國瑜做得更好,恐怕未必。
那麼,中國國民黨為何又在領導人選舉和“立委”選舉敗得如此慘烈呢?恐怕這還得從更大的視角來看。筆者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台灣的藍綠結構已經出現失衡,也就是“綠已經明顯大於藍”。所以,民進黨雖然近半年狀況百出,從“私煙案”、“卡神楊蕙如案”、“高鐵300萬台幣案”、“論文造假案”到選前林靜儀的“統一叛國說”,韓國瑜也一直盡力拼選舉,但畢竟再怎麼努力,也難以撼動整個社會“泛綠”過大,也就是台灣社會已經面臨“泛綠”基本盤與“泛藍”基本盤差距逐漸拉大的情況。①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也認為,實際上,這場選舉真的是藍綠對決的結構性特徵更為明顯,不僅有民進黨與國民黨之間的激烈較量,而且有整個“綠營”與整個“藍營”之間的死磕式對陣,由此對選舉結果產生了直接而又深入的影響。在參選“立委”及得政黨票的19個政黨中,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綠黨、一邊一國行動黨、台聯黨等好幾個政黨在藍綠對決中都站在“綠營”方面,它們得票的情況是:台灣民眾黨158萬票,時代力量109萬,台灣基進黨44.7萬,一邊一國行動黨14.3萬,綠黨34萬,台聯黨5萬餘;這些政黨票加起來合計360多萬(這部分票還沒算上深綠的喜樂島聯盟,它得票2.9萬);“藍營”小黨的票加起來也就是71萬多些(包括親民黨)。②所以說,藍綠雙方在選舉之時都最大限度地完成基本動員(此次選舉投票率高達接近75%),但藍綠基本盤已經顯示蔡英文贏面很大,而韓國瑜最後階段採取“蓋牌”的方式,雖是奇招,但並未扭轉整個局面。
二、國民黨內檢討聲四起凸顯集體焦慮
此次選舉,眼看民進黨的領導人選舉大勝、“立法院”過半,一些國民黨黨員痛心疾首,紛紛指責國民黨現行人事及政策之弊端。在青壯派的強迫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請辭,國民黨必須改革的聲音似乎成為共識。然而,在哪些領域、朝向何方進行改革呢?一些黨員認為,國民黨老派政治文化很嚴重,世代交替相比民進黨而言極其緩慢,這非常不利於年輕人才的培養。這種聲音幾乎得到了多數黨員的認同。一些黨員認為,國民黨的中常委與地方黨部脫節,在選舉的時刻根本起不到正相關的輔助作用。還有一些黨員堅持認為國民黨主席的選舉應該破除陳舊的選舉制度,比如,張亞中教授認為,要求(黨主席)參選人必須有中央委員或中評委的資格,但他們均非黨員直接選舉產生。……本黨目前這樣的參選資格限制,衹是保護了黨內既有職位者,而拒絕其他黨員的活水引入。③
“呼籲改革”的聲浪四處燃燒,似乎國民黨已經一無是處。一些國民黨黨員竟然開始明確反對國民黨現行兩岸政策。1月19日,國民黨組發會青年部主任蕭敬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九二共識”進行檢討,他認為必須找到新的共識,“也就是反對統一的論述”。當然這樣的觀點在國民黨內引發了一片批評聲浪。前組發會主委張雅屏隨即在臉書駁斥稱,中國國民黨是“中華民國”的捍衛者,若不能捍衛或不願捍衛“憲法”,“請離開中國國民黨”。④然而,2月12日,在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的政見發表會上,候選人之一、現任“立法委員”江啟臣公開表示:“九二共識顯得過時、欠缺彈性,也逐漸流失民眾信任。中美地緣對峙的升高,也迫使台灣需要重新平衡兩岸定位。”⑤
本月有關國民黨改革的另一起爭議是由另一位國民黨主席參選人郝龍斌引起的。郝龍斌是軍系大佬郝柏村之子,曾多次擔任國民黨副主席,他於2月初表示,若北京不願意承認“中華民國”,可以考慮取消三通。這種看法隨即遭到了新黨主席郁慕明的批評。郁慕明在臉書發文表示,郝龍斌為造聲勢竟拿停止“三通”來炒作,把“藍營”變小綠,是跟著民進黨屁股走……郝龍斌拿停止“三通”威脅大陸,可曾想過究竟是台灣還是大陸更需要“三通”?郝龍斌多次代表國民黨參加海峽論壇,會不曉得“三通”是台灣所需、造福台灣人民?為了黨內選舉,用停止“三通”做政治操作,這和昔日民進黨喊“木馬屠城”、罵國民黨“親中賣台”有何兩樣?⑥
國民黨內檢討聲四起凸顯了黨員的焦慮,整體而言是好事,這說明還是有許多忠貞黨員存在,希望國民黨不斷改革、不斷完善。然而,任何改革的倡議都應該是站到國民黨的歷史傳承視角展開,都應該對於國民黨本身的發展定位有清晰的認識。一些希望中國國民黨去掉“中國”二字的聲音以及希望放棄“九二共識”的聲音,不僅極其無知,而且對於台灣是極其危險的。
三、“九二共識”確保了兩岸數十年的和平
兩岸為什麼要簽署“九二共識”?從中國大陸的視角來看,為了繼續貫徹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重要方針,以及為了處理1987年台灣老兵回大陸探親以來的兩岸官方交流的需要,雙方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在涉及事務性協商中可以不涉及政治意涵的討論。從台灣方面來看,自從1987年老兵回大陸探親以來,大量台商到大陸投資經商,為了兩岸文書驗證事宜之方便,海基會與海協會於1992年10月在香港展開協商,台灣方面依據“國統會”決議之“一個中國涵義”,建議表述內容為“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換言之,“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從而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⑦“九二共識”一詞是2000年4月由時任台灣陸委會主委的蘇起首次提出,在台灣方面常常指的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2005年,當時的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大陸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晤之後,兩黨共同承諾將推動“九二共識”。因此,“九二共識”出現在中國大陸的官方文件上,成為對台方針的組成部分。
那麼,“九二共識”對於兩岸發展有何重要意義呢?首先,國共兩黨在上個世紀多次兵戎相見,能夠深刻領會戰爭帶給民族和國家的創傷是短期難以彌合的,和平解決爭端是民族之幸、國家之福;其次,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正是中國大陸強調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來解決香港、澳門、台灣問題,當時台灣方面於1991年提出“國統綱領”,雙方對於“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未來促進統一”並無異議;第三,“九二共識”更大的背景是,一個相對較弱的中國大陸VS一個相對較強的台灣地區(當時台灣的GDP大約是中國大陸GDP的1/3強)。換言之,中國大陸為了自身的發展,其實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的,兩岸在“九二共識”中是有著較多的平等性的。
正是因為“九二共識”的存在,才有了後來的多次“汪辜會談”,以及在陳水扁時期台灣的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先後訪問中國大陸,甚至有了馬英九時期兩岸的“三通”(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及兩岸更進一步的開放人才交流、旅遊交流、資金和技術交流。所以,此次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曾經多次表態,“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⑧同樣的,中國大陸對於“九二共識”也一直是予以高度評價。2020年1月15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不可動搖的基礎。“撼山易,撼‘九二共識’難”。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