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須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和社會生產生活產生一定影響,部分行業企業受到較大衝擊。不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十分重要。我們要堅持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都要做好,黨中央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都要完成。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必須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複產兩手都要抓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總編輯丁茂戰文章認為,要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放在首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係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中國對外開放。只有徹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才能完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要與時間賽跑,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取得完全勝利。目前,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湖北省和武漢市形勢仍然嚴峻。除了湖北之外的全國其他省市,雖然新增病例在持續減少,但疫情防控任務仍很艱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關鍵是切斷感染源。各地尤其是重災區,要以居民區和村莊為單位,把一切疑似病例納入管理鏈條,堅決杜絕發燒人員的流動。中央已經作出了科學決策部署,最關鍵的是把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實。
確保疫情防控科學有序。疫情打亂了既有經濟社會秩序。要堅決做到忙而不亂,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為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盡快打贏防控阻擊戰提供條件。要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確保食品、蔬菜、肉蛋奶、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產、流通和供應。維護醫療救治秩序,對村莊及社區管理服務、患者的居、行、醫療救治等,要有程序化、可預期的制度安排。交通是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運行的“經脈”,要確保暢通無阻,在優先保障防控需要的前提下為經濟和社會運行提供支撐。扎實做好社會面的安全穩定,嚴厲打擊乘機哄抬物價、囤積居奇、制假售假等趁火打劫犯罪行為。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弘揚和壯大網上正能量,形成積極鼓勁、奮發向上的氛圍和導向。
著力推進各類企業復工複產。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都要抓,要把握好疫情防控的邊界,既要防不足也要防過度,確保既做好疫情防控、又做足經濟發展的文章。中國經濟已經高度市場化、全球化,每個企業都是市場網絡上的一個節點,確保產業鏈完整至關重要。除了湖北省,全國各地疫情發生在極少數的居民點,絕大多數居民小區和村莊都無感染病例。對於上述地區不能一堵了之、封閉管理,在查進出、測體溫、守好門的同時,為復工複產和返崗就業打開方便之門、提供便捷服務。
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文章指出,就業既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關鍵。中央高度關注就業問題。中央應對新冠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國務院及其相關部委多次進行具體部署。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提出,當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一項迫切任務是穩就業,並對穩就業作出全面部署。各地也都從當地實際出發出台了減免稅費、緩繳社保、加大信貸投放等舉措,積極減少疫情對就業的影響。
要充分認識當前就業的嚴峻形勢。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城鎮化任務還沒有完成,每年增量就業壓力已經不小。黨的十八大以來,每年解決的新增城鎮就業超過1300萬,每年還要解決相當規模新增的農民工就業問題。今年將有870多萬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目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開工量普遍不足,農民工出行和就業受阻,疫情又帶來了存量就業壓力。
以更大力度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首先要為復工複產、返程返崗提供條件,特別是要加大重點行業農民工返崗保障,通過跨區域點對點勞務協作等有序組織農民工返崗,結合脫貧攻堅和當地建設等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對於保障疫情防控、公共服務、生活必需等重點企業、重大工程,要搭橋牽線、重點保障、主動服務,通過多種手段保障階段性用工需求。要加大人力社保政策支持,通過吸納就業補貼、交通補助、加班補助等,增強就業的吸引力。加快落實已出台的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根據疫情進展情況,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後有一個緩衝期。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要加大對創業載體支持力度,支持創業孵化園區、示範基地降低或減免創業者場地租金,為創業就業創造條件。抓緊研究出台支持個體工商戶的政策。有條件的企業,可安排職工通過網絡居家辦公,支持企業適應群眾線上消費需求增加靈活就業崗位。政府要開展更大規模的職業技能培訓,國有企業要視情積極擴大招工比例,抓緊制定高校畢業生延期錄用報到方案,就業保障和服務單位積極開展線上招聘。要認真總結和推廣各地促進就業的做法和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