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金川。(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2月15日電(記者 鄭羿菲)“行政院”衛生署前署長、2003年曾參與抗SARS的葉金川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台灣這次抗新冠肺炎的防疫動作比SARS進步很多,算井然有序,但在處理民眾恐慌心理上,還是沒進步,口罩之亂就是人禍。台灣在海外感染上管制得很好,是優點,用意是擋社區感染,擋越久各國研發的治療藥物、快篩、檢驗等就會更周全。但日本、韓國、新加坡也都有社區感染,台灣敢禁嗎?這不是長遠之計,“台灣不可能與中國大陸永遠隔離”。
談到醫療能量,怎麼看部份綠營人士認為,全台負壓病床僅1100床,不應無限制讓台商包機返台,政府要堅守防疫底線。葉金川一語道破說,台商都是健康的,幹嘛去住負壓病床?這跟防疫無關,是政治問題、民眾仇恨武漢台商。新冠病毒在武漢大流行是1月23日封城,現在是2月14日,這段時間台商們在防衛的情況下沒發病,已經超過14天沒有發病,得病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1950年生的葉金川是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碩士,歷任“行政院”衛生署技正、副處長、處長、技監及衛生署副署長、健保局總經理、北市衛生局長,2004年亦曾擔任台北市副市長。2003年SARS期間台灣和平醫院封院,葉金川自願進入協助抗疫成功,自此聲名大噪,在2008年馬政府時期曾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同年9月發生毒奶粉事件,葉金川臨危授命接下“行政院”衛生署長職務,被部分媒體稱為馬英九的政治救火隊。現為“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副會長、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
現年70歲的葉金川個性非常開朗,65歲時曾罹患淋巴癌第二期,他十分樂觀看待自己健康,辦公室也陳設許多與妻子、台大護理系退休教授張媚雲遊大江南北的照片,十分愛妻,訪問到一半有其他媒體致電想約訪,但因葉金川結束專訪後已與妻子相約而婉拒。
“台灣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的防疫動作,比起2003年SARS防疫進步很多,當初都沒準備,現在算是井然有序。”葉金川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台灣到目前的整體防疫力道是比較強的,比起鄰近的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力道都強,台灣現在只有16例海外感染、2例親屬感染,也有1萬多人自主管理、居家隔離、集中隔離,台灣防疫動作很早就啟動,比日本快了2週公告這個疾病。
葉金川說,台灣準備充分主要是跟當年的SARS有關,台灣的經驗、對新興傳染病的整備,已經付出很大代價,是用當時60幾條生命、新台幣500億元學來的教訓,預防新興傳染病再來。當然中間也有幾次小考,包括H1N1、H5N1禽流感、茲卡病毒、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等,這些小考都沒有大流行,只是這次新冠肺炎在大陸大流行。
葉金川指出,當年日韓受SARS的影響不大,但日本、韓國這次就考不及格被死當,大陸每個省都有社區感染新冠肺炎,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也都有社區感染,不要以為先進國家都準備好了,其實都沒準備好。台灣擋得住社區感染,不代表其他國家能擋得住,推演下去,“現在台灣因為政治理由禁止大陸來台,民眾拍手叫好,問題是敢禁日本、韓國、新加坡嗎?禁下去會怎麼樣?”不可能在往後把台灣自絕於世界各國之外。
葉金川話鋒一轉說,台灣在禁止來台的動作,不可能是長遠之計,但“台灣不可能與大陸永遠隔離”,或連續斷3年,不然台灣會自己先完蛋、經濟會先搞垮現在台灣禁陸港澳來台,只是把感染新冠肺炎的時間點往後拖延,台灣受感染的時間越晚,治療藥物、快篩、檢驗就會越來越多可以使用、也越來越快,就是看能擋多久就擋多久。之後兩岸再交流也有可能傳染來台,也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進入社區感染的情況。
中評社記者問,台灣現階段的防疫工作,有沒有哪邊需要補強?
“民眾恐慌心理的處理,一點進步都沒有。”葉金川指出,口罩純粹是人禍,根本就不應該有口罩之亂,就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弄出來的,更好笑的是之後還變成民眾瘋搶衛生紙、衛生棉,這就是沒有好好處理民眾的心理,後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才做得不錯,大量投放廣告,把民眾主要的疑惑點都請醫師出來講解,跟民眾的溝通就比較好了,要是蘇貞昌出來講,那更加完蛋。
葉金川建議,台灣有哪些隔離場所,也需要整備好。台灣的治療能量、醫護人力應該是足夠的,但隔離的能量到底有多少政府要心理有數,武漢台商包機返台,247個武漢台商分三個地方隔離,但事實上隔離場所是不夠的,否則就不會單是要找247個隔離處所就搞半天,台灣需要整備、盤點全台的隔離場所,不必先講也不必先動,就是預防萬一社區感染病例增加了,能夠迅速啟用。
中評社記者問,怎麼看韓國瑜曾主張“要蓋大型患者集中收容場所”?葉金川表示,這個不是他建議的,但韓國瑜其實講的也沒錯,現在不就需要收容場所嗎?但韓國瑜讓人誤會要在台灣蓋類似火神山醫院的收容場所,其實台灣只要盤點哪些軍營可以用、哪些旅館空空的可以用就好,現在旅館都快倒閉了,政府若付錢包一個月收容,業者不開心死才怪。
葉金川最後不失幽默本性,半開玩笑地說,像高雄四季酒店景致就非常棒,他也想在四季酒店被隔離收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