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漁會前任理事長,現任兩岸農漁業交流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高雄2月4日電(記者 高易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導致兩岸漁業交易也隨之“封市”。台灣漁會前任理事長,現任兩岸農漁業交流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3日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去年青斑一台斤產地出場價約可賣到新台幣180元,如今只剩100元,但養殖成本就要120至130元;龍虎斑現在一台斤賣120至130元,但養殖成本也是這個價錢。至於較高價的龍膽石斑,從去年一台斤250元慢慢跌到200元再跌到150至160元上下,但養殖成本就要140至150元,都已不符成本了。
黃一成表示,自己從事遠洋漁業及養殖漁業多年,今年台灣漁業所面臨的挑戰最是嚴峻。兩岸關係與大陸疫情衝擊,台灣漁產品已很難進入。以廈門為例,今年1月27、28日左右就已關閉市場,連著福州、浙江等地也開始封市、封城,再加上今年9月份“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恐不再續簽,台灣養殖業失去“零關稅”優惠,業者真的對前景充滿憂慮。非常樂意率台灣漁業界團體再次拜訪國台辦,畢竟台灣不能失去大陸市場,很多漁民生計都會出現問題。
對於台灣相關漁政單位是否有祭出因應措施?
黃一成表示,自己尚未聽到台灣漁政單位有任何配套措施,但期待,也相信政府會協助漁業界拓展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的市場,這幾個地區的消費水平高,氣候上也不易養殖龍膽石斑等魚類,因此台灣的漁產品進入當地市場依舊具有競爭力。
黃一成表示,自己在漁業界深耕多年,但這次的挑戰與衝擊是最嚴峻的,他日前赴高雄永安石斑魚兩岸交流協會也呼籲養殖業者能共體時艱,因疫情衝擊大陸市場何時開放我們不敢期待,但擺在眼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堅守崗位,把品質照顧好。
他評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快則半年、慢則一年,但在這段期間有多少業者能撐過去還不清楚,但農漁產業需要政府鼎力支持,現在台灣有的、大陸也都有了,但台灣的養殖技術與氣候還是優於對岸。台灣漁業目前正走到岌岌可危的瓶頸,如果大家再不努力團結,未來將失去進入其他市場的競爭力。
黃一成事業版圖橫跨遠洋漁業、養殖漁業及連鎖飯店經營,對於疫情與觀光產業的衝擊憂慮表示,這波疫情不僅是衛生議題,也涉及政治及兩岸議題,可以預見今年底前台灣的服務業、餐飲業及運輸業都會大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