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台中1月27日電(記者 方敬為)2020蔡英文勝選連任,持續“親美反中”路線,導致兩岸關係嚴峻,今年到期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可能無法續約,外界關注台灣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可能性。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接受中評社訪問則認為,台美簽訂FTA機會不大。
袁鶴齡,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政治學博士、美國俄亥俄大學國際事務碩士、東吳大學政治系學士。現任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中興大學EMBA兼任教授、中華台商研究學會理事長,曾任台中科技大學教授兼國際事務長等職。
袁鶴齡評估台美簽訂FTA的可能性,他說,蔡英文在外交上採親美路線,無非是想藉由台美關係友好,從中獲取利益,當然台美若能簽FTA,對台灣經貿發展有所助益,但就現實層面來看,可能性偏低。
袁鶴齡指出,台美能否簽FTA並非只涉及美台關係,美國還要考慮到其他國家意見與態度,台灣在這當中幾乎沒有話語權。因此他認為,美國不會單向的讓步給台灣。
他說,當然,美國如果願意跟台灣商談簽FTA,就可能涉及到美豬、美牛輸台問題,這是很現實的利益交換,台灣要從對方手上拿到一件東西,也要拿出可以交換的籌碼,這方面蔡政府需要謹慎考量。
袁鶴齡提到,大陸主導的東協十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經形成並擴大當中,美國則已經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所以台灣在鄰近的對外經貿方面,難以依靠美國。
尤其從地緣經濟學來看,袁鶴齡指出,台灣距離大陸相對接近,所以在經貿的往來上,其實台灣依賴大陸的程度遠超過美國,假設失去ECFA,台灣就喪失與近向經貿往來的交友好關係,而去採取成本、距離相對較高的經貿方向,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而言,並不是個好選擇。
袁鶴齡認為,蔡政府在經貿、外交關係經營上,需要審慎思考,尤其在中美競爭的情勢之下,台灣要能找到一個可在適切時機保護“國家安全”的策略,從國際關係上來講,台灣在美中之間衝突的過程當中,絕對不會是一個主導行為者,過於親美,反而容易成為美國的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