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22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點評”專欄說,國民黨在這次選戰中,對兩岸關係失去了話語權,包括無力宣揚自己立場的正確性,又無法替被民進黨扭曲的習近平講話辯解,以致兩岸問題成為敗選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黨內對九二共識的高聲質疑。須先釐清的,究竟是九二共識本身錯誤?還是國民黨欠缺發聲的人才、通路、平台、陣地?問題其實是後者。
如果國民黨擴大不了聲量,那麼無論怎麼檢討兩岸路線、怎麼調整九二共識,民進黨靠其宣傳工具要把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抹成什麼顏色,就會是什麼顏色。此係國民黨非常重大的技術性困境,所以選後黨內關於放棄九二共識的論調,是否搞錯了方向?實在不能不先認真思考。否則一旦走向“綠化”,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國民黨放棄九二共識;民進黨“反中抗中”,國民黨跟著附和,選民還會眷顧這種在野黨嗎?
在國民黨內部各吹各調之際,出現了“反對統一”與“一族兩國”的主張,充份顯示了在宣傳戰線被民進黨擊潰外,連黨內的政治傳承、理念構建都告失敗,甚至可能沒有進行,才會如此。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個中國的“憲法”、反對國家分裂的“憲法”,國民黨據此批判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一方面違憲,另方面不敢“修憲”、制憲以實施法理“台獨”,結果卻連黨內幹部都提出違憲的分裂國家主張,這與民進黨何異?不會為民進黨催票嗎?
專欄說,怪罪大陸沒有承認一中各表,則是普遍的聲音。這可從兩個方面來探討,一是歷史事實,二是實際運作。歷史事實方面,台灣在九二共識形成時,曾向對方表示要按己方立場表述一個中國的涵義,此即國民黨迄今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並提的根據。但若忽略當時大陸的立場,就難以稱為雙邊達成共識。當時大陸主張“事務性商談無涉一中涵義”,也就是說,大陸自始沒有承認一中各表,如今又怎麼可能轉而承認?所以這一部份的分歧其實是自1992年以來就被擱置,才使制度化協商得以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