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推進,孫小蓉的企業已在印度尼西亞建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發的民生項目也走進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場推廣運營。“去年,我們的新技術一亮相就受到參會代表的關注,華創會讓我們越走越遠,華創會的寬度也越來越寬。”孫小蓉對新項目的前景充滿希冀。
陳義紅:
從參加者變成組織者,每次來華創會就像回家
“從2002年參加華創會到現在,我從客人變成了主人,每一次來華創會就像回家。”新特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義紅對華創會有著深厚的感情,今年他將作為嘉賓代表在活動論壇中發言。
“華創會在不同階段帶給我不同的意義。當我看到武漢有這樣一個機會和發展條件,跟自己的背景專業應用相吻合的時候,我的心蠢蠢欲動。”1998年,陳義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1年,他回國在光穀創立新特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從事激光產品開發和產業化。至今,他仍保留著第一次參加華創會的發言稿,“當時演講題目是《經歷創業就是一種成功》,我和大家分享了初創企業的經歷,到現在回想起仍然心情澎湃。祖國改革開放帶來的日益繁榮昌盛,像巨大的磁鐵深深地吸引我要回國報效祖國。”
在他看來,華創會初期是吸引海外學子歸來,落戶湖北武漢創業,後期是有好的項目投資、引來技術和資金,最後,華創會成為創業者和政府交流的平台。在這過程中,陳義紅的角色也慢慢從參加者轉變成為參與者、組織者。“每次在群裡和新加坡的同鄉交流時,我就現身說法給武漢‘拉票’,從‘四辦’的優化營商環境到招商引資的有利政策,推介這座城市的發展機遇與活力。”在他的牽線搭橋下,此後每屆華創會都有新加坡華人華僑組團參會的身影,簽約的項目、達成的意向也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今年,我將結合專業,在論壇上和大家探討激光技術在智能製造中的應用。”陳義紅介紹,武漢市特別是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是我國智能製造及激光產業的重要集聚區,已形成了在人才、科技、教育、政策、服務等方面的優勢,打下了良好的產業基礎,走在全國前列。伴隨著《中國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的施行和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的展開,智能製造產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涵蓋所有上下游產業,“希望華人華僑一起抓住歷史機遇,再繪行業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