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為了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搶占制高點,當前許多國家都將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提到重要戰略地位。面對中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的戰略任務,提質增效升級正成為中國製造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促進製造業質量全面提升,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形成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強力支撐。
提升計量、標準和檢驗水平,夯實製造業質量控制基石
經濟日報發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梁琦文章表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對質量發展支撐而言,計量形成質量控制的基石與根據,標準化引領著技術進步與質量提升,合格評定則塑造質量品牌、建立質量信任。
計量是產品質量和質量優勢的基本保證。計量被形象地稱為工業的“眼睛”,在產品生產全過程的每個環節,質量控制水平的提升,都依賴於穩定的計量檢測與管理。
沒有科學、準確的測量,質量就得不到保證。更重要的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產業變革的交匯口,所有製造業企業必須深刻認識到:數據是一種嶄新的生產要素,數據就是生產力,產業數字化是發展方向,而數字化的來源,就是計量檢測手段提供的數據。因此,在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的新時期,計量不僅是工業的“眼睛”,更是製造業的“大腦”,企業的計量素質決定了其質量控制能力與產品技術水平,決定了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前景;而國家的計量能力決定了技術開發能力與科技創新發展。可以說,沒有計量就沒有科技創新,沒有計量就沒有現代製造,沒有計量就沒有製造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標準是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的總結,標準引領質量。先進的標準能為質量改進提供路線圖,從而提高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值,優化產業結構;能夠帶動從基礎元器件、基礎材料到關鍵工藝、重大裝備乃至整個最終產品產業鏈的質量提升。標準化是促進製造業減少經濟核算成本的基本保證,也是集約化生產得以實現的技術基礎。標準化體系的堅持一貫性、可溯源性和準確度,直接影響自主創新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在國際市場,標準是世界通用的技術語言,是權威的象徵,關係到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的戰略制高點,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話語權。
當下,標準化影響著中國工業互聯網建設。比如,智能工廠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四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設備層面的基本功能組件,第二個層級是車間層面的控制系統,第三個層級是工廠層面的生產執行系統(MES),第四個層級是企業層面的集成應用軟件。在這四個技術層級中,第一個層級一般不互聯,而是在第二個層級上實現互聯,這一層級中國製造業已實現標準化。第三個層級的互聯是打通製造層面和企業層面兩套信息化系統的關鍵橋梁,目前在中國比較難以實現,就因為MES系統是定制的,標準難以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