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理工大學,督查組了解到,學校結合江西礦產資源禀賦,發揮科研特長,與重點企業共建了銅、稀土、鎢、鋰領域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近3年,學校獲批國家級項目200餘項,2/3以上的研究都圍繞這些支柱產業,促使鋰電池、新材料、稀土提取等一批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和工程化。
督查組調研走訪企業和高校後發現,科技成果轉化普遍存在一些難點、痛點,比如成果供給與企業需求不匹配。在四川省,上半年專利授權4萬件,其中具有轉化價值的專利不足10%,大多數申請專利與技術中試有較大距離。督查組建議,構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科研成果轉化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委托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應用技術創新。
企業創新政策多
促進要素更匹配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如何滿足科技創新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要素需求,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組建科技協同創新體,是江西省給出的方案。當地通過組建龍頭企業為主體、聯合產業上下游企業及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參與的科技協同創新體,強化創新要素在產業鏈中的整合作用,推動協同研發和成果轉化。
通過5年多運行,江西的科技協同創新體突破了111項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創造345項新產品、新裝備、新技術,形成906項知識產權,提高了企業創新能力。
督查組在山西了解到,當地推進省級研發平台建設,加強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努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難題。截至7月底,技術合同交易額已達20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