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在有效生產時間只有5個月的情況下,原油加工量、商品量、銷售收入都同比增長20%以上,上繳稅費同比增長76%,交上了一份驕人的答卷。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作為一家剛剛擺脫連續虧損的老國企,今年以來,遼陽石化面對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國內煉化行業進入新一輪“大洗牌”的嚴峻形勢,努力做好“管理、改革、創新、發展”四篇文章,推動企業向“質量效益型、本質安全型、智能製造型”轉變,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新路。近期,《經濟參考報》記者前往遼陽石化採訪,感受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點滴變化。
打贏“扭虧脫困”翻身仗
遼陽石化是20世紀70年代我國引進國外技術及成套設備建設的四大化纖基地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長期加工大路貨,生產成本較高,難以適應市場變化等原因,從2005年到2016年,公司連續12年累計虧損445億元,2016年被國資委列為掛牌督辦的特困企業。
面對多年虧損造成幹部員工精神萎靡,公司以黨的建設為先導,以“人心工程”引領“扭虧工程”。新一屆班子對標算賬、把脈問診,發動全員眼睛向內找原因、想辦法,打破“虧損有理”“坐等靠要”等錯誤心理,在公司上下形成“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必然消滅企業”的危機意識,樹立“生產圍著市場轉,一切圍著效益幹”的算賬思維。
遼陽石化公司副總經理鮑永忠介紹,過去兩年,公司緊盯市場做“加法”,重組生產運行新模式;精細管理做“減法”,深挖降本節費新潛能;創新驅動做“乘法”,培育提質增效新動能;改革陳規做“除法”,釋放幹事創業新活力,加上強化黨建做保障,生產運營出現了根本好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