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9日電/剛進行了大額消費,就接到貸款、理財等推銷電話;無論等候多早、操作多快,網上掛號、秒殺產品從來都搶不到……這些大家經常遇到的事情,背後隱藏著什麼玄機?
在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會場上,專家表示,數據非法售賣、瀏覽器主頁劫持、移動惡意程序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背後,都有一條條暗暗滋長的網絡黑色產業鏈。
2018年4月,山東警方在遼寧大連破獲了一起“tlMiner”挖礦木馬黑產大案。警方查實,涉事公司在軟件公司的偽裝下,為非法牟利搭建木馬平台,招募發展下級代理商近3500個,通過網吧渠道、“吃雞”外掛、盜版視頻軟件傳播投放木馬,非法控制用戶電腦終端。通過這個超大的僵屍網絡,這家公司進行數字加密貨幣挖礦、強制廣告等非法業務,合計挖掘各類數字貨幣超過2000萬枚,非法獲利1500餘萬元。
“網絡黑產”不僅存在於遊戲、視頻領域,在音樂娛樂、電商等行業中也屢禁不止。在線博彩平台、數據非法售賣、網絡賬號惡意註冊、違規廣告聯盟、瀏覽器主頁劫持、移動惡意程序、DDoS攻擊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背後都有“網絡黑產”的影子。
專家表示,從這些“網絡黑產”來看,產業鏈上中下游有著明確的分工。上游負責收集提供各種網絡黑產資源,例如手機黑卡、動態代理等;中游負責開發定制大量黑產工具,以自動化手段組合利用各種黑產資源實施網絡違法犯罪活動;下游負責將黑產活動“成果”進行交易變現,涉及眾多黑灰色網絡交易和支付渠道。
有業內人士測算,目前,我國“網絡黑產”從業人員已經超過150萬人,他們專業化程度高,成組織運作,分布在國內及東南亞等海外地區。據2018年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等機構發布的《2018網絡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估算,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為450多億元,而黑灰產業已達近千億元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