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世界經濟發展與人類社會制度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
求是網發表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逄錦聚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奇跡是如何取得的?原因當然很多,其中重要原因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既發揮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克服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市場經濟的局限和弊端,使市場經濟這種古老的人類文明成果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煥發了更加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文章稱,如何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國內外一直存在不同的認識。在國內,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市場經濟,所以更多地強調按市場經濟要求辦事,而對政府作用則看得很淡,越少越好。有人則把政府作用看得比較重,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西方國家市場經濟的區別就在於政府要更好更有力發揮作用。在國外,直到今天有人還堅持認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是市場經濟”,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動輒指責中國政府對經濟干預太多,美國一些政客甚至不惜挑起對華經貿摩擦。
事實上,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形式,從它產生的那一天開始,就沒有脫離社會制度而獨立存在,總是與社會制度結合在一起,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是這樣,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也是這樣。市場經濟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存在著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問題,這是各個國家各種社會制度的共性問題,但在不同國家和不同制度中又有特殊性。如何處理二者關係,既發揮市場的優勢,又發揮政府的作用,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從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發展史看,由於對政府和市場關係處理的方式不同,曾經形成幾種有代表性的市場經濟模式,如美英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日本的法人市場經濟模式等。這些模式之間存在政府干預市場程度的差異,但完全放任市場而政府不加干預的情況只是自由主義學派理論的想象,事實上並不存在。無論哪種模式,都難以克服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市場經濟以及政府和市場關係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把“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
文章分析,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必須從實際出發,既要遵循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又要遵循由中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歷史條件和具體國情決定的特殊規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我們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又進一步強調,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認識取得了新突破,推動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全方位推進,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紛紛出台,在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民營經濟、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簡政放權和“放管服”改革、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推動實現了科學發展和更高質量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活力與效率不斷提高,優越性更加彰顯。
創造條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文章表示,為什麼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實踐做出的回答。人類長期的經濟發展實踐證明,由計劃起決定作用的資源配置方式,很難適應複雜多變的市場情況;而由市場起決定作用的配置方式則靈活、高效、激勵作用顯著。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發揮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自動作用。市場機制中的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共同作用,不僅能實現資源配置的客觀比例,而且推動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市場機製作用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資源配置有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資源在同一部門內配置,另一個層次是資源在社會各部門配置。不管哪一個層次的資源配置,都是由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在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