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中美發生貿易爭端以來,人民幣已失去幾個百分點的實際價值,但相比其購買力,仍比10年前增加20.4%。 |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美國指責中國人為削弱貨幣。但事實上,近年來,把貨幣價值保持在低水平的嘗試,已變得更被(國際社會)接受。而對各國近些年來匯率發展的分析表明,中國央行很難被列為操縱貨幣的“罪人”。
瑞士《新蘇黎世報》8月8日載文《中國,匯率操縱者?相反,人民幣是最強勢貨幣》,文章說,美國財政部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顯然,美國擔心北京通過削弱人民幣匯率來避免關稅影響,從而使中國商品在世界上更便宜,或至少不會貴得多,以保持競爭優勢。
中國是否真的比其他國家更努力地壓低匯率呢?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中,該行計算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和實際有效匯率都升值30%左右,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升值20%。人民幣是國際主要貨幣中最強勢的貨幣。歐元則是失去價值最多的貨幣之一。
盡管中美發生貿易爭端以來,人民幣已失去幾個百分點的實際價值,但相比其購買力,仍比10年前增加20.4%。美元的發展也強勁,其購買力比10年前提高17.2%。歐元則下降5.3%。
中國絕不是“罪人”。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不會操縱貨幣。事實上,每個國家都是貨幣操縱者,不會讓匯率完全靈活地適應市場的自由發揮,而會試圖影響它。中國也(跟其他國家一樣)通過市場變化來修正匯率。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人民幣不斷走強。隨著人民幣升值,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常賬戶盈餘已大幅減少,現在越來越走向平衡。另一方面,美國長期進口超過出口。只要中國央行不再進一步削弱人民幣,美國的問題就不是人民幣變疲軟,而是美元的強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