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4日電/6月3日,韓美國防部長在首爾舉行會談,討論移交韓軍戰時作戰指揮權問題,決定由韓軍將領主導今年8月代號為“19-2同盟”的韓美聯合軍演,借此對韓軍作戰指揮能力進行評估,以驗證是否具備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所需的作戰能力。
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一直是韓美之間持續爭論和協調處理的重大問題之一,相關背景較為複雜,博弈涉及方方面面,後續影響較為深遠。考慮到各種複雜因素,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不會一蹴而就,可能出現反覆;而且,即使實現“移交”,能否實質上改變“美主韓從”的關係也有待觀察。
首先,美國不會輕易對韓“鬆綁”。韓國是美亞太地區重要盟友,是美東亞戰略的重要支柱。長期以來,美以應對朝鮮核導威脅為抓手,通過提供“延伸核威懾”、強化軍事一體化等,加大對韓國的控制力度。而韓國在搭美“安全便車”的同時,戰略自主意識日趨強烈,不斷發展自主軍事力量,提升在同盟中的地位,謀求增強在地區事務中的話語權。如果韓軍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將提高其在韓美同盟中的自主性,實現韓美關係由“主從關係”向“夥伴關係”的轉變,這可能是美不願意看到的。
其次,美韓分歧依然存在。目前,文在寅政府希望早日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並將其視為維護國家主權的重要象徵。韓美曾在2014年10月舉行的第46次安保協商會議上,決定推進“基於條件的戰時作戰指揮權移交”方案,即對韓軍主導聯合作戰能力、朝鮮半島及地區安全環境等條件進行評估,移交時間最後確定為2020年代中期。對此韓方認為,重點是發展韓軍應對核導威脅的能力,為此計劃在2022-2023年完成“戰略性打擊體系”和“韓國型導彈防禦系統”建設,為收回戰時作戰指揮權掃除障礙。但美方認為,移交戰時作戰指揮權的關鍵不在於韓軍能力強弱,而是此舉能否符合美東亞整體戰略布局,即美更看重“朝鮮半島與地區安全環境”這一條件。因此,儘管美方樂見韓國在自身防務方面承擔更多責任,也有意提供便利,但更希望借移交問題在銷售武器、部署反導系統等問題上爭取更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