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35B戰鬥機。 |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繼去年底美國空軍組織36架F-35A戰鬥機上演了一次“大象漫步”後,近日,美國海軍陸戰隊也讓F-35B“秀”了一把。至此,F-35向來“形單影只”“體弱多病”的形象稍微有所扭轉。
所謂“大象漫步”,是戰機獨有的一種展示方式,也稱為“象步遊行”。指由多架戰機在跑道或者滑行道上用最小間距、首尾相連的密集列隊進行滑行,往往作為大規模集群化演訓活動的“開幕式”。
組織一次“大象漫步”,需要一次性出動足夠數量的先進戰機。從某種意義上講,此次F-35B的“大象漫步”數量只能算及格。
當然,如果僅僅是拼高投入,“大象漫步”也不會這麼惹眼。事實上,它的風險也高。大戰機、小間距意味著發生剮蹭撞擊等連鎖事故概率很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大面積機損人傷的事故,這對飛行員素質和訓練水平是個大考驗。所以,“大象漫步”往往被認為是一種重要力量展示和威懾行為,目的是讓對手患上“密集恐懼症”。雖然舉辦者也知道,這種新機型的集中展示,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什麼。畢竟,取得勝利並不僅僅依靠某一新型武器。
嚇唬人是一方面,“大象漫步”的實戰價值也不容小覷。這種密集的起飛隊形能夠最大化利用機場跑道,保證最高的戰鬥出勤效率,隨之而來的是打擊能力的直線提升。其實,“大象漫步”本就源於戰爭。二戰期間,盟軍執行大型作戰任務時,經常會出動成百上千架飛機。為了保證打擊的連續性和編隊的完整性,這些戰機在起飛滑行時往往會盡量縮小間距,幾乎是“後機機頭貼著前機機尾”,遠看就像“大象們挨個踏過水坑”,於是得名“大象漫步”。
雖然“大象漫步”好看又好用,但畢竟費時費力費錢,一般只會在重大節日或者有重要演訓任務時才會實施。一向“摳門”的美國人為何連續組織實施呢?
主要是為了正名。F-35是美國近年來軍火出口的主力產品之一,然而,持續曝光的故障讓其形象不斷滑坡。巧合的是,兩次“大象漫步”都是在F-35發生墜機事故後不久進行的。
巧合太多就不是巧合,高調展示的目的十分明顯,就是為挽回和重樹已經下單和準備下單客戶的信心。另外,給國內民眾一個交代,讓納稅人覺得造F-35的錢花得值也是原因之一。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