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日前,定位為“網紅孵化”公司的如涵控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順勢將網紅電商模式推至聚光燈下。但上市首日,如涵控股便遭遇股價暴跌37.2%的尷尬,並在5個交易日內持續下跌,網紅電商模式也開始遭受質疑。(4月22日《工人日報》)
今年3月,從抖音走紅的“口紅一哥”用他電視導購般的魔幻銷售風,10秒鐘就賣掉了1萬支洗面奶,強大的帶貨能力令普通網紅望塵莫及。
開頭部網紅的個人特質不說,網紅電商撬動產業發展的樣本,在新電商經濟的版圖上比比皆是。
不過,網紅經濟裡,有兩個基本邏輯還是顛撲不破的:一則,普通用戶看網紅,並非帶著消費欲來的,娛樂性要轉化為購買力,是流量想破腦袋要兌現為訂單的難題。當“熱鬧期”過去,人傻錢多的網紅電商究竟還能否風生水起,顯然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二則,網紅電商走過紅利期的第一桶金時代,必然會出現馬太效應,這跟微信公號等平台都一樣。據業內人士透露,孵化網紅的公司內部,淘汰機制十分嚴格,真正能賺錢的“網紅”只有10%~20%的頭部群體。在社交媒體流量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之下,指望網紅電商模式能一騎絕塵,這顯然是不能承受之重。
更重要的是,網紅經濟的下半場不在於“網紅”、而在於“實體”。沒有硬核的商品或服務兜底,網紅即便是山呼海應,恐怕遲早會翻了“友誼的小船”。流量經濟時代,網紅當然能帶貨,不過,“帶偏了”的後果也會吃不了兜著走。最典型的例子,是有媒體近日獲悉,本山傳媒有限公司的兩名藝人趙丹(藝名胖丫)、郭靜因犯生產、銷售假藥罪,被北京市東城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和一年。
一句話,網紅是實體的增量,而不可能是脫離實體支撐、靠網紅耍嘴皮子去天花亂墜。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歷了上半場的“你方唱罷我登場”,洗牌之後的網紅電商江湖,恐怕也該真正敬畏消費權益和市場規律,沒有強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僅僅是閉門造網紅,真以為成熟的消費市場上遍地都是“腦殘粉”?
去偽存真、回歸實體,依托互聯網創新的商業模式才能走上正軌。要不然,一錘子買賣或衝動型消費之後,網紅電商模式還能走多遠、紅多久?就像一碗螺螄粉,網紅固然炒熱了它,但即便沒有網紅推介,它依然是貨真價實的人間美食。離實體經濟更近些,離品質服務更近些,網紅經濟的下半場才能熱熱鬧鬧且可持續。
來源: 現代金報 作者:鄧海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