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香港金鐘港麗酒店與香港工商界人士進行交流,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特意從深圳趕來與韓國瑜會面。(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評論員 束沐)“台獨”勢力末日狂飈還在繼續。日前,台“國安會議”決定,若有“境外人士”來台宣揚某些涉及兩岸關係的政治主張,當局有必要可拒絕入境。隨著今年1月以來議統氛圍在島內輿論的延續與高漲,“一國兩制”四個字儼然已成為政治禁忌和敏感詞,民進黨當局的慌張惶恐與氣急敗壞,頃刻間躍然紙上。
綠營和“台獨”勢力對“一國兩制”的加碼批判,始於今年初“習五點”發表後,刻意操作“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又在3月高雄市長韓國瑜訪問港澳時拜會中聯辦時炒熱到最高點。現在,當局又試圖利用手中權力,搬出各種政策工具,置“一中憲法”於不顧,打臉一向標榜的“言論自由”原則,繼續在島內製造寒蟬效應,營造綠色恐怖氛圍。
“一國兩制”何懼之有?首先,這是一個客觀存在。香港、澳門回歸以來這套制度都在平穩有效運行,談“一國兩制”的制度效能、優勢與借鑒意義有什麼問題?其次,大陸方面多次表明,“一國兩制”並不是強加於台灣,而是我們認為的最佳統一方案,並且進一步提出,探索這一方案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鄭重倡議兩岸各界人士一起來商量討論。
更重要的是,“一國兩制”是一個正在進行式。大陸方面一直都歡迎台灣各界人士來香港、澳門走走看看,實地了解一下“一國兩制”實踐的成果,來粵港澳大灣區親自感受一下不同制度交融碰撞所產生的活力與潛力。所以,今年1月盧秀燕到訪香港,3月韓國瑜到訪港澳和深圳。最近,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來了,而且還重走了今年3月的“韓國瑜路線”,拜會港澳特首及中聯辦負責人。
按理說,如果真的像綠營輿論所言,韓國瑜因拜會中聯辦而被扣上為“一國兩制”背書的帽子,從而“失去主流民意支持”的話,那麼宋楚瑜一定不會輕易“逆風前行”。畢竟,台灣民主化那麼多年來,各路梟雄浮浮沉沉,宋楚瑜卻一直是屹立不倒的“風向大師”,雖然他與各股政治力量時親時疏,但他每次的政治選擇的背後,都是對當時島內民意風向的敏銳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