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共享經濟真的涼涼了嗎?
http://www.crntt.hk   2019-04-13 08:26:18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共享經濟”被稱為點對點經濟(Peer to peer economy),是一個建立在人與物質資料共享資源基礎上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可以滿足客戶的臨時需求的一種商業模式。

  “弱化所有權,釋放使用權”,共享經濟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社會資源分配結構,使得每一份資源在既定的框架中,得到價值最大化。

  在潮起潮落的商業進程中,人們貌似只看到了企業興衰和資本逐利,卻忘忽了共享經濟帶來的本質改變與時代意義。

  從崛起到麻木,從低谷到重生,每一次躍進都是歷史的轉折,也是歷史必然的走向。

  崛起:共享經濟迎來春風

  從全球角度出發,共享經濟這個概念和形式最早在美國產生,這種模式當時被稱之為“分享經濟”。

   消費者利用線上、線下的社區、沙龍、培訓等工具進行“連接”,實現合作或互利消費的一種經濟模式,“輕資產,重運營”式商業模式迅速燃起一團火焰。

  2005—2013年,共享經濟爆發,以滾輪效益席捲全球,無數創業者湧入新興賽道,渴求在未形成頭部企業之前占領高地,至此,“共享經濟”成為商業圈明星詞匯。

  2005年,全球第一家P2P網絡借貸平台Zopa在英國倫敦創立;

  2006年,美國Lendingclub成立,被認為是最具有影響力的網絡借貸公司之一;

  2008年,共享酒店平台 Airbnb成立,成為美國共享經濟第二大企業;

  2009年,以“共享出行”為口號的Uber成立,覆蓋70多個國家的400餘座城市,淨收入超過100億美元;

  2010年,WeWork聯合辦公空間創立於紐約,覆蓋全球77座城市,擁有26萬+會員。

  共享經濟迎來行業集體式爆發,各個領域仿佛看到了資源共享所帶來的龐大經濟效益,以場景為依托的資源聚合衍生出更多標準化模式,共享出行,共享經濟,共享二手商品,共享租房等促使商業化道路清晰明了。

  同時,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開放性政策進一步釋放了創造力,共享生態圈從本土化逐步拓展至全球。

  一方面,由於人口基數帶來的人口流量紅利,促使邊際成本迅速降低;另一方面,投資機構看到了共享經濟帶來的規模效應,紛紛加入賽道,資金加持促使共享生態圈半徑輻射更廣泛。

  麻木:瘋狂的資本遊戲

  共享經濟恍如海外的蝴蝶效應,將風潮煽到了太平洋彼岸的中國,伴隨著共享經濟規模的壯大以及其模式的可複制性,大批的中國企業開始湧入共享經濟熱潮,中國迎來了自己的共享經濟元年。

  也在這時,誕生了諸多互聯網巨頭公司,從衣食住行多元化場景作為切入點,借鑒國外企業模式以及融合本土化特色,迅速衍生出符合本土化的共享經濟。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達到39450億元,增長率為76.4%。

  2016年1月,Uber中國完成B輪融資,獲得太平洋保險、中信證券、民生銀行等20億美元融資;

  2016年3月,神州專車完成30億元C輪融資;

  2016年4月,滴滴出行獲得中國人壽、阿里資本、軟銀中國等機構融資45億美元;

  一時間,共享汽車滿足了人們短途出行需求,在共享汽車發展的同時,共享單車也迎來了資本盛宴。

  2016年2月,ofo完成1500萬A輪融資,2017年1月融資1.3億美元,4月融資4.5億美元,7月融資7億美元;

  而成立於2016年的摩拜單車,2017年1月4日融資2億美元,1月23日融資1.5億美元,6月,融資6億美元,自此,開啟共享時代的“直通車”。

  據相關研究機構統計,ofo與摩拜兩家公司估值一年內翻了10倍以上,成為三十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2017年全年,共享單車企業融資總額高達258億元。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市場,有競爭的地方就有厮殺。

  資本層層堆砌將共享經濟推至神壇,共享充電寶、共享馬扎、共享雨傘、共享健身房、共享汽車等等也在這個時候發展到行業頂峰,“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市場讓人徹底失去理性。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