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技術進步重塑區域發展格局的分析與政策建議
http://www.crntt.hk   2019-04-11 08:22:17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電/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已成為重塑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勞動力、資本、技術等不同要素的跨區域流動方式和空間集聚形態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通過分析製造業、中高端服務業、傳統服務業等典型行業的空間布局和區位選擇的相關性,我們可以對技術進步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形成一系列有價值的判斷。比如,地區之間傳統的產業分工將被基於供應鏈的功能分工所替代;產業空間布局非連續、非連片的特征趨於明顯;傳統基於“核心—腹地”的空間發展格局正在改變;城市體系結構將由規模層級向功能層級演變;等等。技術進步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影響,使部分政策工具在新的技術條件下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就這一情況進行總體評估,可為在新的技術條件下更有效地解決區域發展問題、進一步提高區域政策的有效性等,提供參考和依據。

  不同行業的空間布局變化趨勢值得關注

  以信息通信、雲計算、智能製造、現代交通等為主要內容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對資本、人口、知識等經濟要素的跨區域流動、空間組織模式以及集聚形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技術進步已成為當前重塑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重要動力。為更好觀察技術進步對不同行業空間布局的影響,以我國地級以及地級以上城市為主要的空間單元,以分行業城鎮單位就業的數據為基礎,我們重點選取技術密集型或者受新技術影響相對顯著的行業進行分析。其中,製造業、中高端服務業、傳統服務業等不同行業的空間布局變化趨勢值得關注。

  製造業向大都市周邊地區集聚的趨勢更加突出,區域性集聚增強。隨著物聯網、智能製造、遠程控制等技術在製造業中的應用推廣,製造業的要素投入組合以及生產方式都出現了重要變化,區域布局特征也隨之改變。東部地區仍是製造業的主要集聚區,大都市製造業所占比重均明顯下降,與其相鄰的周邊地區正成為製造業新的集聚區域;中部和東北地區的變化趨勢相近,製造業向區域內省會城市或者規模較大的中心城市集聚的趨勢較為顯著;西部地區的變化最為突出,製造業就業的空間集中度明顯提升。之所以出現這一態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新的技術條件下,製造業尤其是技術密集型的中高端製造業對地理實體空間的需求規模降低,加上新技術對勞動力的替代和行業生產率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空間集聚成本下降。

  中高端服務業空間集聚進一步增強,優勢地區的循環累積效應突出。這一行業中,較為突出的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其就業空間集中度大幅提升,北京、上海等優勢地區空間循環累積效應依然突出,成都、重慶是西部地區中高端服務業集聚的中心。這一變化趨勢除了與技術進步導致的集聚成本降低有關,還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專業化服務或產品的標準化、模塊化程度提升,同時可移動性顯著增強,服務產品的供給與管理也可依靠互聯網、視頻、遠程監測等技術在不同空間實現。這些服務業的技術門檻相對較高,對從業者的技能水平、地域的公共服務質量等要求較高,因此先發地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增強,虹吸效應可能進一步強化。

  金融與交通運輸服務業在空間上表現出相對明顯的離散趨勢,網絡一體化布局的特征顯著。金融、交通運輸業在空間上的分布與其他行業有所不同。儘管北京、上海等超大規模城市仍保持較高的比重,但其他地區的增長已明顯加快。兩個行業向更低規模等級城市延伸布局的趨勢增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行業內部功能分工的深化,一些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的環節正由成本較高的大都市地區向低成本地區轉移。

  技術進步對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新一輪科技革命對區域經濟產生影響主要通過兩種路徑:一是技術替代與空間壓縮效應,即通過對勞動力的替代或者減少經濟活動對地理實體空間的邊際需求規模,進一步擴大經濟活動的空間集聚規模效應,進而影響經濟活動的空間布局;二是新技術創造的虛擬互聯空間重塑地區間的關係,即通過互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在不同地區之間建立新的空間聯繫路徑,實現生產、交易、管理、控制等供應鏈不同功能在不同空間實時、便捷地連接,從根本上改變要素流動與空間配置的路徑,在地區間建立起一種基於全供應鏈的新型功能分工聯繫。

  這一深遠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