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2019年以來,央行通過全面降准、TMLF等貨幣政策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隨著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鴿派”,國內降息、降准的預期再次抬頭。對於未來貨幣政策走向,業內人士有何看法呢?
昨日,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降准仍是貨幣政策工具首選,預計年內會有三次降准,分別在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各一次,最近一次或在4月份。
“未來宏觀政策既要防止對衝不及時、力度不夠,也要防止力度過大、重走老路。”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建議,2019年降准4次,目前中國大型、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存准率依然高達13.5%和11.5%,降准空間大。
“總體來看,央行將繼續利用豐富的數量型工具進行日常流動性管理,在一些重要季節性時間節點將適當採用降准措施,預計全年會有3次左右降准或定向降准。”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習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2019年降准降息的方向,受經濟調控的需要和央行調控工具的選擇兩方面因素影響。”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4月初在一季度GDP增速披露後,這是一次降准的重要時間窗口。另外,三季度或再出台一次定向降准以鞏固全年經濟增長成果,這種可能性較大。
徐高認為,降准是很有必要的,隨著1月份-2月份社融增速加快,資金也加速流向實體經濟,這自然要在金融市場裡補充基礎貨幣,而降准是一種成本較低的補充。它有利於為銀行減負,降低負債成本,進而為銀行補充利潤,使得銀行流動性更願意惠及實體經濟。
此外,針對2019年央行是否開展利率政策,徐高表示,預計今年不會降息,因為利率並不是實體經濟融資的一個緊約束,實體經濟也不會因為利率太高而不願融資。
徐高還表示,從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來看,隨著銀行間利率水平下降,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也隨之下降。因此,從利率水平來看,實際獲得融資的成本已經在下降,所以基準利率是不應該變動的。而且,如果利率下調,貸款利率肯定也隨之下調,這會對銀行利潤造成較大影響,進而抑制銀行的放貸能力,反倒不利於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問題。
來源: 證券日報 作者:劉偉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