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華客家文化與兩岸客家文化交流
http://www.crntt.hk   2019-05-03 00:12:38
 
  根據台灣《客家基本法》對客家人的定義,客家人是指“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所謂“客家血緣”,是指父親或母親是客家人、祖父或祖母是客家人、外祖父或外祖母是客家人,或是祖先具有客家血緣,衹要具有上述其中一項即認定為具有“客家血緣”;所謂“客家淵源”,指“配偶是客家人”、“主要照顧者是客家人(如養父母等)”、“住在客家庄且會說客家話”、“工作關係會說客家話”及“社交或學習會說客家話”,衹要民眾認為自己具有上述其中一項與客家的連結,即認定為具有“客家淵源”。

  根據台灣客家委員會委托完成的調查研究推估,符合《客家基本法》中對於客家人定義“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2016年全台灣約有453.7萬人,占台灣2349.2萬人的19.3%(參見《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2017年6月)。

  台灣所有縣市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其中客家人口居住較為密集的區域有三個:桃竹苗(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高高屏(原高雄市、原高雄縣與屏東縣)及花東(花蓮縣、台東縣)並呈現由這些地區往外擴散延伸之情形。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五個縣市是:新竹縣(73.6%)、苗栗縣(64.3%)、桃園市(40.5%)、新竹市(34.5%)及花蓮縣(32.4%)。五個縣市中,新竹縣及苗栗縣有近三分之二的縣民是客家人,其他三個縣市客家人口比例也達三成以上。由於各縣市的人口總數不同,超過10萬客家人的縣市有11個,依序分別是:桃園市85.3萬,新北市63.7萬,台中市48.3萬,台北市47.3萬,新竹縣39.9萬,苗栗縣36.2萬,高雄市35.1萬,屏東縣21.3萬,新竹市15萬,台南市11.2萬,花蓮縣10.8萬。其他客家人口較多的還有彰化縣8.2萬,南投縣7.7萬,雲林縣5.8萬,嘉義縣3.3萬,宜蘭縣3.3萬(參見《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2017年6月)。

  客家族群在過去,不管在戰前日本統治時代、或戰後國民黨統治時代,到都會區發展,在公務體系和文教體系比較多;但基本上是隱形的。也就是說,不太願意讓人家知道自己的客家人身份。這與過去歷史的集體經驗有關,擔心被排斥。台灣客家的覺醒以至大聲疾呼要維護客家權益、弘揚客家文化,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社會運動開始之後,也就是客家人發動“還我母語運動”前後開始,一些客家菁英開始辦客家雜誌,並走上街頭,不願意再當隱形人。而真正展現影響力是在1994年台灣第一次省長選舉時,宋楚瑜在客家地區很用心去拉票,大家開始發現客家人舉足輕重。從那個時候開始,很多重要的選舉,候選人都強調自己是客家人或有客家血統,或強調重視客家人,至少要秀一兩句客家話,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以及其他許多當選或落選的候選人均如此。

  渡過“黑水溝”到了台灣的客家先人,依然保留了大陸“原鄉”客家人的許多基本文化特質,包括吃苦耐勞、開拓進取、團結互助、念祖思親愛鄉土、崇文重教、較強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以及對異族文化吸納包容等,并且代代相傳。回顧歷史,台灣曾經多次遭到西方列強的騷擾和侵占,台灣人民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在護台禦敵、維護國家統一的鬥爭中,客家人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據客委會的委托調查發現,在各項客家代表性的物質、文化、特質與態度上,客家民眾認為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是“客家話”;其次是“客家小炒”,再其次是客家民眾的“勤儉”特質、“硬頸精神”及客家“採茶歌”等。台灣客家人的客家認同相當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客家人都“以身為客家人為榮”;有六成七的客家民眾在初認識朋友面前會表明自己的客家人身分;客家民眾子女的客家認同態度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另外調查結果也發現,客家人“勤勞節儉”的特質,無論時空環境如何演變,仍然深植在客家民眾的內心。(參見《105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客家委員會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執行,2017年6月)。

  三、兩岸客家文化交流意義與前景

  這些年來兩岸四地的客家地區,特別是台灣和大陸的客家地區,從政府到民間社會都有很多客家文化活動,興建了很多客家文化場館,不同客家地區的跨區文化交流活動也非常頻繁。除了兩岸四地間常態性的雙邊或多邊文化交流活動之外,還有大型的、定期性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動,包括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已辦至29屆,2017年在香港)和兩岸客家高峰論壇等。這些活動,都在傳承和弘揚客家文化、促進不同客家地區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積極作用。

  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兩岸的客家文化交流還是很不夠的,甚至還是膚淺的,彼此的認識、交流都遠遠不足,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挖掘、發展空間。

  兩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層次和形式很多,但就未來方向而言,筆者認為有幾個重點必須掌握:

  第一,積極推動客家文化交流,要重視客家精神的凝聚和昇華。

  客家文化與客家精神,是兩個相關但又不同的概念。客家人分佈廣泛,不同地區的客家人,因為種種原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而客家精神則是不同地區客家人的文化共性。兩岸未來的客家文化交流,除了積極推動不同地區客家文化間的交流,增進彼此的瞭解和情誼之外,應該通過這種交流,發現和凝聚更多的文化共性和文化共識,昇華為共同的客家精神,並且加以傳承和弘揚。

  第二,增進客家人對客家意識和身份的認同,增加客家人對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客家人,是漢族的優秀民系之一,原居中原,因天災人禍等原因,幾經遷徙,輾轉至閩粵贛地區,散居世界各地,包括台灣。客家人在異常艱苦的遷徙歲月中,養成了開拓進取、不畏強權的獨特精神,保存著愛國愛鄉、深明大義的文化意識。兩岸未來應該通過各種客家文化交流,進一步喚醒客家人的客家意識和身份認同,增加客家人對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第三,增進非客家人對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認識和認同。

  兩岸的客家文化交流,也應努力增進非客家人對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認識和認同。衹有這樣,才有助於客家人融入各地,特別是融入都市地區的主流社會,並贏得主流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第四,增進客家人的歷史榮譽感,增強客家人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文化復興的使命感。

  從遠的、大的中國近現代歷史來看,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等客家偉人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客家人的影響力穿透整個中華民族。

  從近些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看,客家人也起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僵持對峙了幾十年的兩岸關係,很多台灣客家人(包括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等)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的開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中,客家籍的新聞工作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兩岸新聞雙向交流中,首次訪問大陸的兩位台灣媒體記者之一李永得,是高雄美濃客家人;首次訪問台灣的兩位大陸媒體記者之一郭偉峰,是廣東梅縣客家人。這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但也是客家人無所不在的象徵。這一來一往,打破歷史堅冰,開創了兩岸關係雙向交流的歷史新時代。接著,許多台灣客家籍的資深媒體人如黃肇松等,都在推動兩岸新聞交流和兩岸關係發展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五,台灣許多對客家文化保護、弘揚的做法和經驗,值得大陸學習和借鑑,兩岸深化客家文化交流不僅有必要,而且潛力巨大。

  近些年來,台灣對客家人的重視,對客家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政府體制上,不僅在“中央”成立了部會級的客家委員會,在許多縣市也都成立了客家事務局或客家事務處,編列預算推動相關工作;成立了客家電視台;推動客家事務立法,通過《客家基本法》;在許多大學成立客家研究機構,如客家研究學院、客家研究系所、客家研究中心等;進行各種客家人口調查、調研等等。可以說,這些年來全球客家熱的興起,與台灣對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重視有密切的關係,在客家文化的保護和挖掘、客家人才的培養、客家文創產業的培育等等方面,台灣都積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值得大陸借鑑學習。

  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和中華文化的復興,兩岸客家人應該更有信心,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正如中評社社長郭偉峰曾經為文所稱:如果跳出細節看宏觀層面,可以知道,台灣的客家文化源自大陸,客家文化又理所當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客家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對大陸客家文化必然有正面的影響。目前,客家人的主體在大陸,但是,客家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在台灣。雙方的文化交流,必能極大豐富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涵。其在今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作用,獨特且無可替代。

  總之,客家文化所蘊含的很多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值得深入挖掘並加以弘揚;深化兩岸客家文化交流,是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實現國家統一的重要文化基礎和精神力量。

  (本文發表於2018年12月北京大學舉辦的第四屆中華文化論壇;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4月號,總第256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