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復甦進程中,主要發達經濟體未能從根本上扭轉勞動生產率下降的趨勢,加之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參與率下降,潛在經濟增速下降。2018年,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產出缺口均顯著收窄。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於春海文章表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各經濟體最重要的任務是促進潛在經濟增速的提高,尤其是提高生產率。生產率增速依賴於技術進步和給定技術下的結構調整。從歷史經驗看,具有突破意義的技術進步通常來自製造業,而且新技術的應用和擴散也依賴於製造業提供的設備和工具。在缺乏突破性技術進步的情況下,培育和發展那些能夠更有效利用現有前沿技術的先進製造業,同樣有助於生產率增速的提高。無論是為了提高潛在經濟增速,還是為了提升國際影響力,各國都會越來越關注前沿技術的競爭,並且主要表現為先進製造業的競爭。
就業目標的改變也進一步強化了製造業競爭。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就業目標從“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轉向“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通過就業穩定性和薪酬的提高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及帶來的社會和政治矛盾,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和創新活動。相對於服務業,製造業特別是先進製造業的就業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薪酬。不僅如此,先進製造業還具有顯著的乘數效應,每1個技術密集型製造業就業崗位能為其他部門帶來4個以上的就業機會。
文章稱,先進製造業之爭將引發各國政策重心的轉變。美國強調“本土供應鏈”“購買美國貨”和“公平貿易”等,這些都具有明顯的結構性和內向性特征。先進製造業的培育和發展及對其他部門外溢效應的發揮,都依賴於製造業供應鏈在國內的延伸。為此,各國日益重視國內製造業供應鏈的構建,逐步從以需求管理為中心的短期宏觀經濟政策轉向以結構調整為中心的中長期政策,政策的內向性和競爭性顯著提升,也由此拉開了新一輪製造業競爭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