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近日,海關總署發布1月份的進出口數據顯示,1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3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1.5萬億元,增長13.9%;進口1.23萬億元,增長2.9%,均遠超此前預期。
在1月外貿實現“開門紅”的同時,中美貿易談判近期也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中美副部長級磋商已經在美國時間星期二恢復舉行,為星期四星期五的高級別磋商做準備。
對此,有些觀點認為,這是外貿開始回暖的跡象。但也有很多觀點認為,1月雖然實現了“開門紅”,中美經貿關係有所緩和,但今年的貿易形勢仍然不甚明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宗芳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1月份的進出口數據來看,儘管有“搶出口”“春節”等因素,2019年外貿實現“開門紅”的超預期增長仍是非常不易,這也提振了我們的信心。
“但我們仍不可以大意,外貿發展的環境仍非常嚴峻複雜,充滿不確定性。”宗芳宇分析說,一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外部需求不足。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調低了對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全球經濟發展形勢不容樂觀。二是全球經貿規則正在重構。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及其盟友形成新規則的“朋友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分歧較大,WTO改革仍看不到短期內達成共識的可能。三是中美關係進入“新範式”,中美貿易摩擦中長期看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四是全球引資競爭愈加激烈,尤其是部分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加大外資政策優惠力度,提高對外貿的吸引力。
宗芳宇也指出,儘管2019年有著許多不利因素影響我國外貿穩定發展,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外貿發展面臨一些重要機遇,需要努力把握好。她表示,從整體來看,2019年依然有許多有利於外貿穩定發展的條件。
一是國內形成了更多擴大開放的新平台、大機遇。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進口博覽會、粵港澳大灣區等開放新平台,給企業帶來越來越多的大機遇、新機遇。
二是外貿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具備良好基礎。我國在數字技術、智能製造、高質量人力資源、物流體系、創新體系等新動能領域有較強競爭力,有助於推動生產製造升級,培育外貿新業態。我國擁有龐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消費不斷升級,對進口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三是中美貿易摩擦在短期可能得到緩解。中美貿易談判不斷釋放出積極信號,外貿企業尤其是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企業經營壓力可望大幅減少。
四是企業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高。2018年的外貿數據顯示,我國外貿區域和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反映出企業在拓展國際市場、優化國內產業鏈布局和產業結構等方面作出了抗風險的積極安排,發展動力更強。
“我們應把外部壓力轉變為改革動力,結合自身優勢,努力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穩中求進。”宗芳宇說,一方面,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妥善處理好中美經貿關係,穩定企業預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出凝聚更多共識的中國方案,如積極參與WTO改革,加快推進RCEP談判,系統研究加入CPTPP的可能性,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簽自貿協定等。
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比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結合我國發展實際,加快推進各類開放平台的建設。加快推進“穩外貿”政策的落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獲得感。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快拓展“一帶一路”地區等新興市場,引導企業向中西部投資轉移和實現國內優化布局,為外貿新業態發展提供規範、寬鬆的政策環境,等等。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作者:胡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