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馬彥彬語中評:朱吳王兩岸光譜相似都模糊
http://www.crntt.hk   2019-01-26 00:10:19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馬彥彬。(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1月26日電(記者 林谷隆)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馬彥彬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朱立倫、吳敦義、王金平在兩岸光譜上的差異不大,因為立場都很近似、一樣模糊、沒有未來,三人都標榜“一中各表”,用各表凸顯兩岸的不同,但很少著墨“一中”是什麼,思維上三人都希望永遠“保持現狀”。但大陸拋出“習五條”後,兩岸關係的模糊地帶、負面表列的空間都已被壓縮。

  馬彥彬,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2020大選進入倒數一年,國民黨三顆太陽最近動作頻頻,吳敦義邀集藍十五縣市長舉行兩岸交流座談會,朱立倫則是拋出二月訪美的動向,王金平則是出版新書“橋”,都彰顯有意問鼎大位的野望,他們的兩岸論述也備受外界關注。

  馬彥彬表示,觀察國民黨“三顆太陽”朱立倫、吳敦義、王金平在兩岸關係光譜上的差異,似乎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他們的立場非常近似、一樣模糊、沒有未來。這三顆太陽一字排開,或許是世代選項、或許是省籍選項、或許是政績選項,但並不是兩岸立場的三個不同選項。

  馬彥彬認為,三人至今還延續馬英九任內主張的“不統、不獨、不武”,而且將“不統”放在第一位,從來避談統一、當然也不會有“未來的統一”。他們“不獨”的最主要理由跟陳水扁相同,只是因為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怕流血、美國也不准,而不是“兩岸一家親”。他們“不武”的理由只是為了台灣自身的安全,而不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馬彥彬強調,朱吳王三人都標榜“一中各表”,但很少著墨“一中”是什麼,而是以“各表”顯示他們也很堅持台灣跟大陸是不一樣的。所謂“各表”,就是自說自話,而不是尋求對話、尋求兩岸政治共識。他們對兩岸關係的主張都是“負面表列”(不要什麼),從沒有“正面表列”(要什麼)。他們都希望時間凍結,永遠“保持現狀”。

  馬彥彬提到,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2019年1月2日提出的“習五條”,最簡單來說就是“要統一,開始談。若台獨,就動武”,徹底去除了兩岸關係的模糊地帶、以及負面表列的空間。

  馬彥彬告訴中評社,對於這三顆太陽而言,重要的不在於他們過去的立場是什麼,而是他們面對習五條的兩岸主張是什麼。他們各自的兩岸光譜位置,還有待建構、等待新論述,目前還待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模糊、沒有未來;因為,未來已來!

  對於國民黨中央最近拋出九二共識新詮釋,在一中各表後,再加上“民主和平、兩岸雙贏”被視為是九二共識2.0,如何看待這樣的改變?

  馬彥彬回答,民進黨上台之後,大陸原本只強調九二共識“體現一個中國原則”,但在習五條之中更凸顯了“共謀國家統一”的內涵,使九二共識由一種對過去(國共內戰)、或現狀(兩岸分治)的默認,成為對未來(國家統一)的行動方向,這是大陸對九二共識的新詮釋、新用法。

  馬彥彬提到,蔡英文的回應是將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國兩制,而且明白表示拒絕九二共識。這是民進黨對九二共識的首次清晰表態,也是對九二共識的新詮釋、新標籤。

  馬彥彬向中評社說,吳敦義為九二共識打造升級版,由選舉目的來考量,可以理解。不過,國民黨至今並沒有對“民主和平,兩岸雙贏”八個字進行系統性的論述,看不出對兩岸關係的新詮釋、新方向,也沒有表達是否願意與大陸共謀國家統一,似乎還想建構另一個模糊空間。

  馬彥彬強調,國民黨中央拋出九二共識2.0的構想,目前並沒有引起台灣社會的討論或對岸的回應,看來重施故技的效果很有限,下次選舉恐怕不妙!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