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今天,我主要就我國的長期經濟增長、潛在產出、自然利率以及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等相關問題,聯繫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談幾點看法。
潛在產出直接影響貨幣政策操作
首先,中央銀行為什麼需要關注潛在產出、自然利率及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這些概念對貨幣政策決策為何如此重要?
實際利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與之相對應的另一個重要概念是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1936年維克賽爾(Wicksell)最早提出了自然利率這一概念,認為自然利率是為實現理想的資源分配所要求的實際利率。凱恩斯在《通論》中曾提到,自然利率並非由貸款的利息決定,而是由資本的利潤率決定。雖然定義的角度和細節存在一些不同,但一般認為自然利率是在排除短暫性需求衝擊情況下,使得實際GDP等於潛在GDP水平的實際利率(Laubach and Williams,2003),即充分就業情況下的實際利率。由此引出另一個重要概念—潛在產出,該產出主要指在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情況下,總產出能夠達到的水平,也可以定義為“一段時期內,在不引發通脹條件下能達到的最大產出水平”。潛在產出對應的利率為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則描述了實際產出增長中不能被要素投入解釋的部分,是衡量技術進步的核心指標,也是估計潛在產出的重要基礎。
以上這些概念不僅是宏觀經濟理論研究的核心,更成為了各國政府宏觀政策決策中需要考慮的重要變量。通過對它們的測算和估計,不僅有利於我們判斷、識別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狀況,同時也使我們有能力通過連續的政策調整“熨平經濟波動”,減小各種摩擦,促進技術進步,並實現長期持續增長。
對於中央銀行,這些概念尤為重要。因為潛在產出(或產出缺口)不僅是貨幣政策決策的核心要素,更直接影響著貨幣政策的操作。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則成為貨幣政策操作希望達到的理想目標。不僅如此,近年來,自然利率更是成為中央銀行傳遞貨幣政策態度(Monetary Policy Stance)、實現市場溝通的核心概念。比如,上屆美聯儲主席耶倫,就曾多次通過描述美國自然利率的變化趨勢反映聯儲貨幣政策方向的轉變;最近紐約聯儲行長威廉姆斯,以及新任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同樣圍繞中性利率的話題,含蓄表達聯儲貨幣政策立場的變動。
由此可以看出,這些概念對中央銀行決策,以及調控目標的實現非常重要。
但遺憾的是,無論是潛在產出還是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都是不可觀測的狀態變量。我們無法直接得到,只能通過不同方法或模型進行估算。估計方法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太一樣,模型包含的不確定性不同估計的結果也並不相同。從目前經驗看,任何單一方法似乎都很難得到長期穩健的結果,通常應依據研究目標,選擇使用不同方法或方法組合。
目前,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基本都從本國經濟出發,採用適合的方法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和潛在產出等進行測算和估計。許多做法和框架設計都有完備的理論研究與經驗支撐。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美聯儲(Fed)、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以及英格蘭銀行(BoE)和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等。
方法上,可以大致區分為單變量方法和多變量方法。思路上,包括生產函數法、指數法及狀態空間等多種方式。此外,對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測算中也有使用數據包絡分析、隨機前沿等方法。框架上,有的採用局部均衡分析,有的則是一般均衡估算。目標上,有的為財政政策需要,有的則以貨幣政策為中心。
需要強調的是,財政部門(如CBO和OBR)對潛在產出的關注,主要目的是為了評估國家財政收支的可持續性,判斷經濟周期波動,以及不同的經濟衝擊對財政收支平衡產生的影響。而中央銀行則通常更關注短期內(3年)的潛在產出變化,尤其是對通脹和就業的影響。貨幣政策決策需要的潛在產出與自然利率通常應滿足:一是測算頻率較高,可季度估算;二是可以進行細分,並能對其變動進行解釋;三是可以考慮金融、預期等因素影響。目前做得比較好的,也被常規化使用的應該是美聯儲的狀態空間模型和英格蘭銀行的COMPASS模型(指南針)。但這一問題依然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金融摩擦的影響,零約束等(利率的零下限約束)問題。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是提高潛在產出和均衡利率的重要途徑
其次,我們需要討論一下自然利率、潛在產出和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之間的邏輯關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包括美國、日本、歐元區在內的世界主要經濟體,曾經持續降低名義利率直至零利潤甚至負利率,採取了量化寬鬆等政策,但很長一段時間內經濟還是持續低迷,陷入低增長和通貨緊縮的泥潭。在此背景下,以Summers(2015)為代表的經濟學家開始重新討論經濟“長期停滯”這一概念,並引起了學術界的積極回應。在上述討論中,幾個概念尤為重要,主要包括潛在產出、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實際利率以及自然利率等,其中,實際利率與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的相對關係,成為理解經濟“長期停滯”的關鍵所在。現實經濟中,實際利率與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不見得相同,當實際利率高於自然利率時,經濟不能實現充分就業並存在產能閑置,導致經濟收縮;反之,會導致經濟擴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一些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情況就較好體現了上述邏輯關係。一是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下降。由於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下降等因素導致潛在產出下降,全社會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出現下降。二是實際利率受物價水平、名義利率、資金需求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從物價水平來看,經濟通常面臨通縮壓力,這是因為:一方面,全社會技術進步放緩,投資機會減少,導致有效投資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收入分配不公等問題導致消費需求不足。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不足共同導致有效需求下降,經濟面臨通縮壓力。從名義利率來看,由於存在名義利率下限,即使中央銀行實行零利率或負利率,在通縮壓力下也很難再調低實際利率。從資金需求來看,較高的債務水平會進一步推高市場利率。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可能導致全社會的實際利率處於較高水平,並高於(處於較低水平)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導致經濟難以擴張。
因此,在討論實際利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時,應關注其與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的對比關係。經濟增長低迷期,即使實際利率較低,如果仍高於自然利率(或均衡利率),經濟仍然難以擴張並達到充分就業水平。在此情況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非常重要,因為這是提高潛在產出和均衡利率的重要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