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黃金兼具商品與投資屬性,黃金市場也較為特殊,既是大宗商品市場,又是重要類型的金融市場,可以說黃金市場已發展成為全球金融市場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組成。全球黃金市場大發展始自上世紀70年代,當時IMF推行黃金非貨幣化改革,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鈎,各國開始解除對黃金管制,但各國開始發展黃金市場,而且所採取的方式往往是由一個市場主導該國的黃金市場交易。
因黃金金融屬性更加突出,黃金市場所在地往往位於國際、國家或地區的金融中心城市,而非黃金生產與加工的集中地區。例如,目前全球較有影響力黃金市場由倫敦、紐約、香港、東京、上海、新加坡、杜拜、孟買黃金市場,其所在城市都是金融中心城市。但是,目前最具全球影響力黃金市場仍是倫敦和紐約黃金市場,黃金定價權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中。
全球主要黃金市場交易特點
紐約黃金市場。2016年起,美國黃金市場交易量超過英國躍居全球第一,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自1974年12月31日黃金非貨幣化以後,紐約就在世界黃金交易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牙買加會議後美國財政部和IMF更是大量在紐約拍賣黃金,但是美國至今只有黃金遠期場內合約市場,沒有獨立的實金市場。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這兩大交易所對全球黃金現貨市場的金價影響很大。
倫敦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包括場外即期黃金市場全球(LBMA)、場內黃金遠期和場內即期交易市場(倫敦金屬交易所)。倫敦早在18世紀就成為了全球黃金交易與物流中心,在1954年恢復黃金交易以後,逐步成為戰後核心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定價開始於1919年,倫敦黃金即期市場是一個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場外OTC市場,是全球黃金交易定價市場,在由五大做市商在黃金定價室內秘密進行,其交易價形成後對外公布便成為全球黃金交易的基準價,以德意志銀行、興業銀行、豐業銀行、花旗銀行和巴克萊銀行五家商業銀行為“做市商”。倫敦是國際黃金現貨交易中心,但自2016年起,倫敦金屬交易所開始提供黃金場內交易。
蘇黎世黃金市場。自20世紀60年代起,蘇黎世成為世界第二大黃金交易市場,屬於即期實金交易市場,但其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成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之一,並一直保持著世界黃金交易的重要地位。
香港黃金市場。黃金首飾製造業高度發達成為香港作為世界重要黃金市場的重要特征,黃金交易量較大,在亞洲頗具影響力。
我國黃金現狀及問題
我國黃金現狀
我國黃金產業在諸多領域位居第一。我們黃金市場已經有了初步的規模,比如產金全球第一,進口全球第一、消費全球第一,實物黃金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黃金查明資源儲量為13195.60噸,並連續三年突破萬噸,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南非。我國黃金產量2007年超越南非,連續11年穩居全球第一,我國也是唯一年金量超過400噸的國家。2017年,我國黃金產量為426.14噸(不含進口原料產金)。
中國對黃金需求較大。2017年是我國黃金消費量保持世界首位的第5年。伴隨國內高端消費的持續復甦及二三線城市消費需求的崛起,國內黃金首飾銷售繼續回暖;同時,受房地產、證券市場等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實物黃金投資產品需求也有所增加。“黃金以其‘貯藏財富’和‘保值增值’的功能被越來越多的人長期看好,黃金已經成為機構和個人理財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國黃金市場機制建設
我國黃金市場也是本世紀初開始才得以發展起來。2001年4月,我國取消了黃金“統購統銷”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了黃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2003年4月,人民銀行取消了黃金生產、加工、流通審批制,改為工商登記制,我國黃金商品市場全面開發。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正式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我國較為完善的黃金市場體系基本建立。2016年4月19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了“上海金”,是全球首個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基準價格。我國黃金市場已經成為由多個不同形態不同功能的黃金子市場形成了一個市場體系,其中,上海黃金交易所為代表的即期場內交易市場,以實物黃金為基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量連續九年位居全球最大黃金現貨場內交易所之首;以上海期貨交易所為代表的遠期場內交易市場,主要功能是為現貨市場提供對衝風險、套期保值的黃金衍生品交易場所;以商業銀行櫃台市場為代表的場外OTC市場。“上海金”定價機制積極推動了我國黃金市場國際化進程。
存在問題
從認識角度看,我國社會對黃金的認識存在兩種極端錯誤觀點:一是受某些西方國家學者到處宣講的黃金無用論和過時論以及西方經濟學家鼓吹的“黃金非貨幣化”和“黃金無用論”影響,不認可黃金的貨幣屬性;還有一種又過度強調短期內黃金投資的收益性,甚至出現導致“大媽搶購黃金投資”等風潮。兩種極端觀點都是有問題的,根源在於對黃金的歷史和現實缺乏基本常識,需要進一步澄清。
從黃金體系角度看,我國雖然黃金產量、進口量和消費量都占全球第一,但最主要的黃金定價權仍在西方,美元仍主導黃金定價,我國對黃金影響力和人民幣計價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2017年,我國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5.43萬噸,2017年商業銀行黃金總交易量7萬噸左右,商業銀行境內場外櫃台OTC市場交易量0.776萬噸,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合約累計成交量共3.90萬噸,與我國GDP占比還處於較低水平,比英國、美國等黃金交易量級差距還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