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指出,其實,吳寶春使用涉及兩岸政治定位的“敏感”用語時,並不表示在認同上有了特定的政治意識傾向,而只是“自然地”反映出台灣過去以來“去中國化”政策的結果。換言之,吳寶春過去所接觸的人與事,乃至於不經意間的聽聞,讓他造成了“說者無意,但聽者卻有心”的結果。
以“台灣國家特色麵包”的用語來說,少了“國家”兩字,可能讓吳寶春覺得檔次不夠;但若寫成“中華民國特色麵包”,又會讓人感受不到這是出自於獨有的“台灣味”。那麼,如果寫成“中華民國台灣特色麵包”呢?看來固然像是“四平八穩”,但卻不能說就沒有了“政治味”,也不能保證就不會受到攻擊。至於吳寶春的“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說,多少也只是他的自我期許罷了,不必過度解讀。
吳寶春只是許多弄不清“中華民國”和“台灣”關係中的一位生意人,要一位麵包師傅弄懂“九二共識”的意涵,也或許有些勉強與沉重。然而,吳寶春只是位做麵包的師傅,一旦他的麵包到大陸展店後,自然可讓他從“台灣之光”感受到提升為“華人之光”和“中國人之光”,而他做的麵包更可在生活的自然中,激發起牽繫兩岸同胞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