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當地時間13日傍晚,巴以之間持續兩天的新一輪衝突宣告停火,這是2014年加沙戰爭以來雙方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衝突。兩天來,共有超過460枚火箭彈襲擊以色列一側,其中100餘枚被以軍“鐵穹”防禦系統攔截。作為反應,以色列武裝力量則攻擊了100多個軍事目標。巴衛生部加沙地帶發言人阿什拉夫·卡德拉說,截至13日午夜,新一輪巴以衝突已造成14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以色列各地的報告則顯示,共有至少1人死亡、20人受傷。
據媒體報道,衝突起因是以色列特種部隊11日在加沙地帶採取的一次軍事行動。以軍稱該行動的目標是掌控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以及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哈馬斯安全部門官員則表示,以軍“越界”進入加沙地帶殺害巴武裝組織領導人,是近些年來不曾發生的事情。
中東問題學者田文林對參考消息網表示,這次衝突之所以發生,並不是哈馬斯綁架了以色列士兵或者是發射火箭彈,而是以色列自己非法闖入了加沙地帶,由此導致了武裝衝突,所以從衝突起因來說屬於以色列有錯在先。
這次攻擊強度創4年來紀錄的暴力衝突引發了外界強烈擔憂,關切之一就是巴以當前衝突會不會進一步失控升級為戰爭。儘管雙方已於13日傍晚“鳴金收兵”,但哈馬斯仍發出警告,若以色列違反停火協議,“我們隨時可以開火”。以色列安全內閣則在13日長達7個小時的緊急會議後傳出消息,已下令軍隊“必要時繼續行動”。據稱,以色列幾位強硬派閣僚反對當前停火協議。
田文林認為,巴以之間難以平靜下來屬於常態,但這次發生的衝突也不太可能進一步升級。他說:“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進行對抗,從自身和外部條件來說都不在一個力量等級上。不過雙方一些小規模、低烈度的衝突可能會持續不斷。”
有分析指出,此次衝突讓巴以和平進程更加複雜化,和平前景越發暗淡。13日聯合國安理會也就此次衝突進行了磋商,但最終未能產生任何結果。媒體注意到,目前雖然雙方已經停火,但導致衝突不斷的深層問題並未消除,比如以色列對加沙地區的封鎖、哈馬斯龐大的兵工廠等。而在更大的地緣態勢上,巴以力量“天平”近年來持續向以方傾斜,導致矛盾持續加劇,和解僵局終究難以獲得突破。
田文林表示,2011年中東劇變後,利比亞、敘利亞出現動蕩,阿拉伯世界內部分裂加劇,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也與以色列關係越來越近。特朗普上台後對以色列的支持也比之前歷屆美國總統都要多,這些因素都使得以色列在巴以衝突中日益處於優勢和主導地位,對待巴以問題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這種態勢在巴勒斯坦的角度上則表現為,無論從巴以自身、地區力量對比或者國際力量層面看,整體局面都對巴勒斯坦非常不利。
田文林說,在當前“以強巴弱”的背景下,以色列日益咄咄逼人,巴勒斯坦的反以情緒也在不斷高漲,因此巴以問題就像一個“火藥桶”,極易觸發衝突。但每次衝突的結果往往是以色列“占到便宜”,而巴勒斯坦出現大量人員傷亡,這也正是“以強巴弱”的整體態勢所決定的。
(來源: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