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珍文覺得,每次多國海軍活動都宛如一次“外交活動”,置身其間,自己是一名小小“外交官”,每參加一次,自己的“功力”就長一分。對於此次“主場外交”,他給自己和小夥伴們的表現打了90分。
“走出去”看到別樣的風景
用海里數記錄軍旅生涯,是水兵獨有的方式,走得越遠,越是有自豪的“資本”。
廣州艦總士官長陳斌福的遠海里程高達20餘萬海里。他感慨地說,每一段航程都是搏擊風浪中的成長,每一滴汗水都是歷練,每一次參加聯合演習,都意味著中國海軍的深藍航跡在不斷延伸。
走向遠海、走向深藍,練就了中國海軍直面大風大浪的淡定與從容,錘煉了中國水兵長時間連續作戰的“大心臟”。在陳斌福看來,海軍艦艇頻繁遠航是從10年前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開始的。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流行語傳開時,陳斌福隨著海軍艦艇已經到過10多個國家。
比起以前遠航大張旗鼓地長時間備航,如今任何一艘在航艦艇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顯著的變化悄然發生在短短幾年間。
隨著中國海軍“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大家眼睛裡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也都有自己獨到的觀察視角。
這一次,看到新加坡海軍“忠誠”號護衛艦從船體內部伸出隱藏的吊臂將舷梯放下,陳斌福回想起多年前第一次參加亞丁灣護航,當時風大浪急,兩船並靠風險很大,由於沒有獨立吊機,為了完成物資補給,大家手遞肩扛。那次補給,陳斌福和戰友們從傍晚一直忙到第二天早晨,而且物資損耗率還很大。
多次登上外國軍艦,陳斌福更多關注的是外方艦艇的實用性設計和注重實戰的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