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0月10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領導人上月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會談,雙方就為安倍首相10月訪問中國推進准備工作達成一致。安倍首相希望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生效40周年紀念日前後訪問中國,給國內外留下中日關系改善的印象。日本政府設想中國領導人2019年訪問日本,加快中日首腦互訪進程。
《日本經濟新聞》10月5日載文《日中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 日中從競爭走向合作》,文章說,從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角度看,中日兩國這40年走過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上世紀70年代,日本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并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自1979年以後,日本提供日元貸款等政府開發援助,對中國的改革開放進行了支持。
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國內經濟陷入低迷,至今仍未走出通縮局面。與此同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正軌,經濟加快發展。2010年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到2017年,中國與日本GDP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前者是後者的約2.5倍。
成長起來的中國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加強進出海洋。2014年,在北京召開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安倍首相與中國領導人實現首腦會談,以此為契機,兩國關系趨於改善。
兩國經濟的相互依賴關系無法忽視。2017年中日貿易總額約為2968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9.8%。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在人員往來方面,訪日中國游客2017年達736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中日的經濟合作擴大至第三方,成為推動兩國關系改善的杠杆。安倍首相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時都強調,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有責任共同努力維護世界和平與繁榮。5月,中國總理訪問日本時,安倍首相強調日中關系從競爭進入了協調時代。
中美貿易摩擦也成為中國與日本走近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