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大商學院大樓。(中評社 黃文杰攝) |
將來國際新局怎樣發展?殷乃平向中評社分析說,牽扯各國互動,當然中國很多地方可以做得低調,尤其經濟問題是否能夠政治脫勾?中國未必要跑去美國登廣告,警告不買美國大豆,自然激怒特朗普,罵中國干預美國的選舉,這些問題還在持續,“大矛盾”會存在,其他衝突變化還是會繼續。
殷乃平認為,中國因應這波貿易戰,作法就是讓人民幣貶值6%,即使美國課稅10%,因為匯率的貶值抵銷,剩下的部分是否撐得住?就是關鍵,當然人民幣貶值6%,這也讓進口大陸的商品也貴了6%,對中國來說,自然增加經濟壓力。
他說,還有美國的國內物價上漲10%,美國經濟會有怎樣衝擊?中美雙方各自有完全不同的發展,但是美國恐怕要到12月聖誕節,美國消費者才會感覺“痛”,因為物價都在漲,12月之後所有物價都跟著動,會更明顯,對特朗普來說,這招對他選舉有利或不利“是明年的事”。
至於中美貿易戰開打,台灣是否可以從中獲利?殷乃平向中評社分析,美國確實利用台灣做槓桿,對中國討價還價,不過台灣在兩岸關係上要先能夠站穩,凸顯自己的實力,美國對中國大陸討價還價才會更多。
殷乃平認為,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兩岸還會更緊,蔡上任兩年多,似乎有點跛腳,被深綠綁架,有些地方不能作主,兩岸沒有和緩跡象。美國雖不斷釋出對台灣支持,但台灣自己要站穩。綠營執政有了美國支撐,空間似乎變大,但中國大陸反制也大,自然相互抵銷。
對於台商的動態,殷乃平告訴中評社,可以看到在大陸台商要設法遷移或搬家,資通訊業是有轉單效應,但是會持續多長?看美國態度,尤其第一波500億美元的高關稅制裁,若涉不能賣給中國的美國技術(晶片),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危機,因為源頭都是美國,美國若嚴格設定,台灣高科技產業受波及。
他說,美國對中國第一波500億元課稅效應,初步看到轉單效果,好比高科技蘋果股出現震盪,不過後續2000億美元課稅,衝擊項目“台灣都在裡面”。很多廠商願意到大陸設廠,原因並沒有消失,未必全回來台灣,可能往東南亞。
對於中美貿易戰,台灣產業如何因應?殷乃平認為,每個產業、每個廠商都不一樣,現在產品都是全球供應鏈,扮演角色若涉及中國大陸多,受影響就愈大,預估台灣GDP會下降,至少鋼鐵部分已經反映出來,不過量還不大,但是把其他產業都算進來,還是會影響台灣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