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對阿達爾計劃的印度民眾表示抗議(圖片來源:大公報) |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印度這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長期以來無正式身份證,為社會生活帶來諸多問題。2009年印度政府發起一項名為阿達爾(Aadhaar)的計劃,搜集居民生物信息創立“生物身份證”。然而該計劃一直以來受到侵犯私隱、強制推行、違憲等多項指控。29日,印度最高法院作出裁決,認定阿達爾計劃合法可行。
印度擁有13.4億人口,卻沒有身份證這一重要證件,而是用護照、駕照等代行。然而逾七億的印度人口連此類身份證件也沒有,為生活造成諸多不便。為此印度政府自2009年起開始阿達爾(意為“基礎”)計劃。居民只需提供基本信息,拍照、錄指紋、掃描虹膜,獲取專屬的12位數字,成為個人的身份證號碼。目前,印度已有12.26億人獲得該號碼。
飽受批判仍合法
印度政府此舉本意是保障全國大量的貧困邊緣人口,并建立更透明化的社會管理。然而,該計劃實行以來,卻一直飽受爭議。律師和專業人士強烈質疑阿達爾強制與公共服務掛鈎的行為,以及存在的私隱風險。歷年來,法庭對多起針對阿達爾的上訴作出裁決,限定阿達爾的適用範圍。而近來又出現關於阿達爾違憲的控訴,今年一月印度最高法院的五位憲法法官就此開始審理,并最終於26日,作出裁決。
法院26日認定“阿達爾”符合憲法并可行,并不侵犯個人私隱。但法院再次限制了“阿達爾”的適用範圍,指明它不可強制與銀行帳戶、手機以及學童入學程序綁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