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位於合肥的安徽省立醫院南區感受機器人導診服務(2017年12月23日攝)。(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在中國,人工智能(AI)在輔助診斷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其背景在於,等待時間過長和自費比例較大等課題長年得不到解決。不僅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在努力,一些IT企業也致力於解決醫療問題。
據日本《金融財政商貿》周雙刊7月30日報道,中國廣東省一家醫院正努力利用IT技術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醫院引進人臉識別系統確認患者身份,醫療費結算也可以在網上進行。
患者首先利用智能手機登錄醫院的應用并驗證身份。如果症狀較輕,則患者在攝像頭前面描述症狀等,AI會在三分鐘內對病情做出大致判斷。醫生在診斷時會參考AI的判斷并對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確認,如果沒有問題則開處方藥。
據醫院介紹,總體而言,AI比真人醫生的診斷准確率高。“AI醫生”可以診斷無須住院治療的較輕病症和日常生活中的大約200種疾病,能覆蓋基層醫療機構所處理疾病的90%左右。在現階段,AI主要輔助真人醫生進行疾病診斷或輔助查看CT圖像等。在不久的將來,患者可能會覺得不一定非得找真人醫生診治,反而覺得先讓“AI醫生”診斷一下更放心。
中國各城市的醫療保險制度是獨立的,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的地區差距較大。
AI在輔助診斷中得到有效利用,其背景在於,等待時間過長和自費比例較大等課題長年得不到解決。不僅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在努力,一些IT企業也致力於解決醫療問題。
例如,阿裡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推出了“未來醫院”項目。具體而言,利用阿裡巴巴系統的技術等,使醫療費實現網上結算,目標是將病人在醫院的等待時間由一直以來的平均160分鐘以上縮短至50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