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介正。(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8月4日電(記者 楊騰凱)金門從大陸引水的儀式5日登場,後續兩岸態勢會如何發展,備受關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雖在金門引水議題上展開新一輪較量,但當兩岸彼此加壓到極限,勢必會為雙方的接觸創造機會和條件,兩岸不可能永遠不坐下來談,能形容當前局面的就是一個“熬”字。
黃介正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系博士,曾任陸委會副主委、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駐美代表處諮議,現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
黃介正表示,金門引水問題本來是台灣“中央政府”、金門縣政府還有大陸三方共同商議出來的發展。如果有典禮,勢必要有三方代表共同主持,但最近兩岸關係的若干發展,例如東亞青年運動會事件,中華奧會在過程中曾經很努力協調,但最後仍因中國大陸強勢主導而停辦,在這個時間點上,雙方見面確實不合時宜,也不方便。
黃介正指出,兩岸你來我往的頻率高,從軍機繞行到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彼此發言都有點對抗的意味,加上東亞青運事件,雙方在情緒上、感情上,都很難見個面就一笑泯恩仇,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台灣不太可能吃了一記悶棍,卻都完全不反應”,不過,陸委會並未說完全不辦典禮,只是希望往後延而已。
黃介正向中評社分析,短期來看,金門引水可能是兩岸新一輪的較量和對決,但若把範圍放大來看,當雙方對彼此加壓到某種程度,或許也會為雙方的接觸創造一些機會和條件,“如果把時間拉遠,不斷的負面相互較量,積累到某個程度,為了避免更大的危機,雙方可能會採取一些和緩的步驟”。
黃介正形容,就像我打你一下,你打我一下,我砍你一刀,你砍我一刀,可能到某種時間點,大家就會討論,要不要先把刀收起來,然後坐下來談一談,當前雙方採取的策略就是一個“熬”字,也是一個過程,但兩岸不可能永遠不接觸或永遠不談。
黃介正指出,在美、中、台三方互動中,台灣的動作會依照兩強間的互動來衡量,現在大陸階段性對台灣關門,美國則是階段性對台灣示好,“一邊不理我,一邊一直找我”,使台灣處於階段性偏移的狀態,這個階段性並非永不改變,假如中國大陸把關門策略做出微調,台灣的偏移可能就會有所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