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中國陸軍首批數字化部隊之一——第83集團軍某旅,6月以來從平原駐地遠赴昆侖山下,在地形複雜、氣候多變的極端條件下,檢驗高原高寒條件下裝備效能性能,全面錘煉提升部隊全域作戰能力。近日,在海拔4000多米的某高原訓練場,該旅組織檢驗性紅藍對抗演練。結果顯示,該旅已初步形成數字化高原作戰能力,從而初具全域作戰能力。
新華社報道,數字化部隊代表著新型陸軍建設的發展方向,與機械化部隊相比,作戰行動更迅速、作戰指揮更簡單、作戰保障更便捷,戰鬥力較非數字化部隊有顯著提高。
第83集團軍某旅列裝全軍首批數字化裝備以來,不斷突破極限,加速新質戰鬥力形成。今年,他們全員全裝遠程機動近2000多公里赴青藏高原開展適應性訓練。難題接踵而至,首先是高原低壓低溫低氧條件下,車輛動力降低較大;隨著訓練逐步深入,官兵們發現生了“高原病”的不只是車輛發動機,指揮控制、電子對抗、衛勤保障等專業,先後暴露了不同程度的不適應。
緊跟任務研究、緊貼實戰錘煉、緊盯難題解決。為盡快摸清高原環境對新裝備和人員的影響,全旅百餘種新武器裝備效能實驗隨即全面展開,他們詳細記錄每一次體能訓練、每一次實打實爆、每一次實裝作業的詳細信息,匯總建立數字化部隊高原訓練數據庫。積極尋求解決對策,針對高原地區獨有的戰場環境創新戰法訓法。高原訓練以來,12種打法、訓法、戰法和20餘項革新發明在訓練演習中得到實戰檢驗。
在對抗演練現場,煙霧遮障下,紅方左翼突擊群率先向前沿快速機動,藍軍第一時間派出裝甲獵殺組占領射擊陣地企圖阻擊,不想一舉一動被早已滲透“敵”後的紅方偵察組獲悉。紅方偵察車將藍軍火力點的坐標、性質等目標信息推送至營指揮所,經過戰場信息比對、印證、融合,紅方炮兵群先“敵”成功實施摧毀打擊。
“高原適應性訓練,是部隊數字化轉型建設必須邁出的一步,掃除了數字化裝備全地形、全地域作戰的盲區。”第83集團軍某旅副旅長黃立勇告訴記者,他們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進一步適應戰場環境、積累專項數據,培養得力人才、增強實戰能力,真正實現了訓練場和戰場的無縫對接,全面錘煉了部隊全地形、全區域作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