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秀柱一行向孫中山遺像及滇西抗日陣亡將士鞠躬(中評社 蘭忠偉攝) |
國殤墓園位於騰沖城西南一公里的叠水河畔小團坡下,是騰沖光復後,在雲貴監察使李根源先生的倡導下,由政府撥款和騰中人士捐資捐地,為騰沖收複戰陣亡將士修建的紀念陵園。李根源先生借楚辭“國殤”之篇名,題為國殤墓園。國殤墓園,始建於1944年冬,落成於1945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8周年紀念日。
國殤墓園占地88畝,主體建築大門、忠烈祠、烈士墓、紀念塔建南北中軸線上,台階遞進式,其地形如一口巨鐘,取“警鐘長鳴”之意。內有蔣中正題李根源書寫的“碧血千秋”石刻、莊嚴肅穆的忠烈祠。忠烈祠為重檐歇山式建築,上檐下懸蔣中正題“河岳英靈”匾;祠堂正門上懸國民黨元老、大書法家于右任手書的“忠烈祠”匾,祠內外立柱懸掛何應欽及遠征軍二十集團軍將領的題聯;走廊兩側有蔣中正簽署的保護國殤墓園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布告”,二十集團軍總司令何揆彰的“騰沖會戰概要”、“忠烈祠碑”李根源的《告滇西父老書》和張問德的《答田島書》等碑記。
祠內正面為孫中山像及遺囑,兩側牆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共9618人。忠烈祠側面特修築一座刻有19名盟軍姓名的陣亡將士墓碑。忠烈祠後為相對高度31米的圓錐形小田坡,自下而上小牌林立,碑下均葬有陣亡官兵骨灰罐,左邊安葬的是二十集團軍五十三軍陣亡將士,右邊安葬的是二十集團軍五十四軍陣亡將士。
國殤墓園種有鬆、柏、竹、木,林下綠草成茵,環境清幽,莊嚴肅穆,是雲南僅有國內少見的大型抗日戰爭紀念陵園,在海內外廣有影響,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有基地,同時又是“滇西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所在地。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樹芬、中台辦聯絡局處長趙宇、雲南省台辦主任張朝德陪同隨行。此次隨團訪滇的成員還包括: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鎮湘,洪辦主任、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喬正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高級顧問何複明,海峽兩岸台滇交流促進會會長楊世虎,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台南市議員林燕祝,昆明台資企業協會會長勤彭蓁等。
洪秀柱一行在滇期間,中評社記者全程隨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