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甲商圈的開起很多家夾娃娃機商店,短短幾個店鋪,就有四家娃娃機店。(中評社 林谷隆攝) |
中評社台中6月5日電(記者 林谷隆)近兩年台灣出現夾娃娃機浪潮,各地熱門商圈的黃金店面,包括台北捷運站內店舖,到處都是夾娃娃機商店,全台沒有任何一個商圈例外。學者認為,這股熱潮是台灣“內需型經濟衰退”導致,民眾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投資幾千元,就可以創業當台主;商圈業者則認為,夾娃娃機熱潮就是台灣長期低薪導致,民眾不敢大額消費,只要花銅板錢,就可以博得夾中的小確幸。
台灣的夾娃娃機產業是一種特殊的“場主分租台主”機制,也就是由“場主”承租一個場地(店面),由其採購機台、裝潢、保全監視器的設置、負責招租(少數沒租滿的情況場主會身兼台主),“台主”則繳交租金給場主,並依其獨立經營機台,營虧自負,吸引很多年輕人小本投資。
經濟部粉絲團「經濟很有趣」指出,去年4月全台娃娃機店在1093間,到了今年4月增加到4395間,1年內成長了3302間。其中,成長幅度最高的是新竹市,成長了8.08倍;其次是嘉義市7.2倍,和基隆市6.2倍;台南市則是5.32倍,桃園市5.03倍。
夾娃娃機低成本、低風險,不會像傳統加盟投資,需要投資幾十萬至上百萬,如今一台夾娃娃機,只要投資幾千元,就可以當“台主”,因此提供微型創業好的利益,快速複製擴充,很多台主先投資一台,賺到錢再第二台。就算賠錢,也只損失幾千元。
進入擺放夾娃娃機的店面,各種廠牌、型號機台放著琳瑯滿目的物品,吸引消費者投入硬幣取物,雖然都有設定“保證取物”,但是大多數民眾都是花個幾十元,夾幾次試手氣,並不會特別在意有沒有夾中,但不要忽略這幾分鐘就投入幾枚錢幣的消費行為,近兩年在台灣蔚為一股夾娃娃機熱潮。
根據台北市政府商業處今年5月統計,台北市有多達472間夾娃娃機店家,總計設置1萬3437台機台,擺放商品五花八門,除了娃娃、電子產品外,其中更不乏成人用品、化妝品、食品等,甚至在捷運新北投車站、小碧潭站、西門站的站內商舖都出租給娃娃機業者;桃園市的夾娃娃商店2016年底只有80家、1144台,但到了2018年3月,全桃園暴增至703家,機台達到1萬4843台;台中市在2017年底也有850家,粗估全台已經突破6千家夾娃娃機店,還有許多業者沒有商業登記,屬違法經營。
長期研究台灣商圈發展的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助理教授黃智彥表示,台灣的娃娃機熱潮,主要是因為“內需型經濟衰退”導致,年輕人對社會與未來發展的不確定姓,缺乏長期目標追求,只追求比較輕鬆的工作,也比較願意嚐鮮追求創意;民眾在政治環境鬱悶下、經濟前景不佳的條件,藉由夾娃娃得到成就感,可以得到周邊觀眾英雄式的歡呼,同時又有附加價值,將娃娃送給異性友人、上司等,營造人際關係。
台灣受限經濟條件,薪資無法快速成長,民眾想賺多一點,就只能兼差打零工,藉由經營娃娃機獲得而外收入,青年也因為台主身份,擁有創業家的經驗,這是年輕人在台灣既有環境中的創業選擇,因為台灣消費市場規模不夠大,年輕人認為社會上的成功都被老人佔據,對小型創業比較有興趣。
此外,對消費者而言,當台灣景氣不佳,收入無法大幅增加,民眾只能選擇“無痛消費”,每次只要一枚銅板的夾娃娃機,便是提供無痛消費,這是台灣目前內需經濟衰退的替代產業,很多商圈黃金店舖退租之後,租金太高無人敢租,這時短租的娃娃機商店剛好補上這個空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