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好政策配套,健全法律法規。金融開放的速度及金融衍生品的不斷推出,會產生一些原本政策、法律顧及不到的地方,需要及時應對。
二是加強對國際重大金融、經濟風險的預判,加大監管合作力度。這一輪開放與之前“請進來”、“走出去”不同,而是將進一步縮小國內、國際市場的差異,也意味著內外部風險的同頻、同步將更明顯,需要有國際視角。
三是新技術給金融行業帶來了衝擊,使得一些金融活動很容易突破地域限制,創新監管技術,加強科技監管成為重中之重。
四是微觀金融的風險防控將更加突出。隨著金融開放的擴大,微觀金融在中國的發展與普及程度也將大幅提升,民間參與金融的行為將更加普遍,諸如投機、違約、詐騙等問題會大幅增加,需要構建更加良性的金融生態,更加完整的金融行業鏈條。
五是過去中國的金融調控更注重數量導向,比如貨幣政策中更多采用貨幣供給與需求的調節,而歐美等發達市場更側重價格導向,通過利率及其傳導來進行調控。金融開放進一步擴大之後,如何確保金融市場的彈性與穩健,確保各類金融資產不形成價格泡沫,將是高難度命題。
六是金融進一步開放後,特別是人民幣國際化再度提升後,中國作為全球金融體系重要擔保人應盡的全球責任將大幅提升,甚至在特定時刻會處在風口浪尖,無論是即時的應對手段,還是背後的防範風險體系,其專業能力匹配都還需提高。
過去40年,金融對外開放全面提升了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如今,新一輪的金融開放已經起跑,相信同樣能帶給中國金融業新的提升。但金融市場作為複雜體系的存在,其對風險的防控,對市場的監管,與也會隨著開放同步提升,無論是中國的參與者,還是國際參與者,對此都應有清醒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