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在新格局中走在前列
http://www.crntt.hk   2018-04-26 00:32:18
論壇現場(中評社 臧涵攝)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記者 臧涵)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智庫的先行作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今日在香港舉行。粵港澳三地及內地的專家學者、政商界人士共300多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

  論壇上,來自粵港澳以及內地的專家學者在論壇上,圍繞“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協調機制創新、文化軟實力建設與灣區意識培育、產業分工與協作、金融協作平台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機制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討,提出了許多具探索性的意見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明匯智庫主席曾智明在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戰略部署。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曾智明認為,在“一國兩制”的特殊環境之下﹐貫徹落實國家這個重大的戰略部署﹐就需要全面解放思想﹐進一步改革開放及協調發展。尤其是需要粵港澳的智庫和研究機構,充份發揮其理論探討﹑凝聚共識﹑提出對策建議等先行作用。

  曾智明還表示,“大潮湧動,智庫先行”。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上,粵港澳三地以及來自內地的數十個主要智庫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各界人士近三百多人﹐濟濟一堂﹐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客觀務實的科學態度﹐共同探討大灣區建設所涉及的協調機制創新﹑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文化軟實力建設與灣區意識培育﹑產業分工與協作﹑金融協作平台建設﹑粵港澳自由貿易港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機制建設等領域問題﹐為大灣區的建設藍圖的實現﹐各抒己見,提出大量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珺還就“如何讓一群城市成為一個城市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城市群”的形成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大灣區的未來需要讓廣東省的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產生‘9加2大於11’的效果,這需要粵港澳三地突破體制因素限制,加快人員與資源更便捷地流動,深化分工合作。”

  王珺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可通過促進雙向投資、推動貿易便利化、構建新型合作模式與搭建多元平台等方式,推動大灣區城市群加強合作,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此外,王珺提到,國家在全面開放新格局上將採取重大措施。首先國家將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如放寬金融、銀行、證券行業比例限制、汽車行業外資限制等。其次國家將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過去中國吸引外資主要靠優惠政策,現在要更多靠改善投資環境。

  王珺表示,將來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此外還會主動擴大進口。今年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出口關稅和其他部分產品進口關稅等。另外還會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治採購協定》進程。

  王珺認為,這一系列舉措,這將對粵港澳大灣區構建促進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產生重大促進作用。粵港澳大灣區有條件與能力在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中走在前列。

  對於,“城市群”建設,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都市圈是城市群演進的最終結果和共同規律。未來大灣區規劃的目標,也應明確為世界級的都市圈,並以創新驅動帶動城市轉型。他希望未來大灣區實現兩個轉型,即從全球金融中心到“金融+科技”中心的轉型;從單一大城市到大都市圈的轉型。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