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據人民網報道,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三農”工作的重心迎來了歷史性的轉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未來農業農村工作的主要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以下簡稱“鄉村振興促進法”)已於2021年4月29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出台鄉村振興促進法有何重要意義?這部法律有哪些特點和亮點?未來如何貫徹實施?人民網記者採訪多位專家進行解讀。
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全局性、系統性的法律保障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明確提出要強化鄉村振興法治保障,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的有關工作,對此,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與農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鵬表示,通過立法方式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既是黨中央的要求,也是實踐的迫切需要。
任大鵬介紹,根據黨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和目標,圍繞鄉村振興的法律制度需求,鄉村振興促進法從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等三個全面,確立了重要的法律原則和具體制度,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全局性、系統性的法律保障。
談到頒布鄉村振興促進法的意義,農業農村部管理幹部學院農業農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楊東霞表示,鄉村振興促進法作為我國三農領域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黨中央關於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轉化為法律規範,強化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頂層設計,夯實了良法善治的制度基石,對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