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利沉睡 院校評教授能否突出成果轉化
http://www.crntt.hk   2021-04-13 11:48:58
 
  用職稱評審政策傾斜,激發教師參與成果轉化的熱情

  “現在,高校搞科研成果轉化的教師越來越多,每年走向市場的專利成千上萬。除了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等都是搞科研成果轉化的大戶。比如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轉讓專利1331件,哈爾濱工業大學轉讓專利1020件。大批高校教師走上了成果轉化的一線,除了物質成果獎勵,應該在職稱評審等人才評價上向他們傾斜,激發廣大高校教師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尤其是在基礎研究領域,基礎研究成果並不能自動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基礎,更加需要高校教師花費更多精力去參與成果轉化,張躍明就是典型的例子。”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認為。

  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劉益春的調查研究結果印證了韓秀成的說法: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例,1986年至2019年累計資助基礎研究項目56.49萬項,產出394.27萬項研究成果,但相關成果很少及時轉化,像北京工業大學教師張躍明這樣從基礎研究走到產業化的例子鳳毛麟角。

  對此,聶祚仁院士說,高校是社會的“象牙塔”,是引領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時代需要在機制體制方面創新,在職稱評定等方面有所傾斜。

  本報11日在光明日報官方微博上開設的“高校什麼人最有資格評教授”的調查也顯示:科技成果轉化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深孚眾望:在參與調查的858人中,有601人選擇“成果產業化效果好”,超過參與人數的70%;只有16%的人選擇“科研論文發得最多”,有的網友甚至直言:“現在國家各產業升級亟須創新技術,高校應該破格為科技成果轉化成功的教師評教授,評院士也應該主要看產業化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