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大華網路報今日“是非集”專欄說,身兼政策會執行長的“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於双十节當天拋出中國國民黨黨名“去中國”議題,引爆黨內強力反彈,黨主席江啟臣隨即澄清“改名不在國民黨目前改革的內容當中,黨內並無共識”。然而,此一議題猶如讓綠營“撿到槍”,成為被見縫插針的新標地。儘管林為洲因爭議延燒而公開道歉,強調“不是為江主席測風向”,不過,由於林為洲目前的黨職身份,雖一再強調前述發言純屬個人意見,但造成的黨內紛爭卻讓正推動改革的國民黨陷入自亂陣腳的窘境。
林為洲針對提出“黨名去中國”議題辯解:“國民黨要往前走,也要和其他政黨競爭,希望大家從各面向思考‘中國’二字要留著,或是要改掉,理性面對”。林或許有其改革的構想,但中國國民黨“去中國”卻絕不應是當前改革的重點,真正關鍵在於,國民黨如何堅持理念與時俱進,提出能夠吸引人民、尤其是年輕人認同的政策主張。如果黨的改革方向隨波逐流,也無法稱職扮演最大在野黨所應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對執政黨進行強力監督、有效制衡,即使將“中國國民黨”改為“國民黨”,一樣得不到多數人民的支持。
至於林為洲接受專訪時所說,“中國國民黨的黨名容易混淆、被貼標籤”,根本就是隨著綠營長期來刻意混淆視聽起舞,也顯示國民黨領導階層有一些人士,在過去一段時間來已失去了自信。正如今年初大選落敗後,黨內有關兩岸路線的立場動搖,特別是對“九二共識”作為兩岸互動政治基礎的猶疑不定,都讓人感覺國民黨在改革過程中出現戰略失策與戰術失準的危機。包括林為洲7月間以“辭總召”宣示堅持“廢考監”引起黨內論爭,亦復如此。
如果說,中國國民黨改黨名“去中國”才能獲得人民支持,為什麼2008年國民黨提名的馬蕭配,能夠以58.45%的高得票率,大勝民進黨提名的謝蘇配41.55%,重返“中央”執政?如果說,堅持“九二共識”的兩岸路線,是中國國民黨2020敗選的主因,又為什麼就在1年多前的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力主“九二共識”與兩岸和平發展的韓國瑜,可以大贏民進黨對手陳其邁,結束高雄長達2、30年的綠色執政,國民黨更拿下全台15個縣市長席次,造成民進黨重大挫敗,蔡英文並辭去黨主席?
因此,所謂改名“去中國”,或者棄守“九二共識”兩岸路線,都不應成為中國國民黨檢討推動改革進程的核心議題。最重要是,國民黨如何在歷史縱深中,堅守百年創黨價值理念;在2020台海新形勢中,強化追求兩岸和平論述,迎擊來自民進黨陣營永不停歇的扣帽、抹黑、貼標籤,以及破解蔡英文扭曲“九二共識等於一國兩制”的惡意抹紅。
面對未來時代新變局,國民黨中央決策階層應以更高度的智慧,重新設定改革戰略目標、調整戰術手段,堅守黨的自主性,融合台灣主流民意,捍衛“中華民國”。唯有如此,中國國民黨才能因應當前重重的考驗與挑戰,中國國民黨也才有機會獲得多數人民支持,重新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