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7月11日晚,新華社播發消息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辦主任劉鶴10日至11日在江蘇南京調研經濟形勢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在南京期間,劉鶴還主持召開了第36次“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
針對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風險和挑戰,劉鶴指出,經濟出現一定壓力,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體制性、結構性因素。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關鍵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發展最好最快的長三角地區,劉鶴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不僅給資本市場傳遞出積極的信號,也讓學界對長三角未來進入更高層次的市場化發展階段充滿期待。
事實上,這距離劉鶴上一次在長三角地區進行調研還不滿一個月。在6月13日至14日期間,劉鶴出席了在上海舉辦的陸家嘴論壇開幕式暨上交所科創板開板儀式,緊接著又在浙江杭州調研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情況和加強基礎研究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在這一關鍵時刻,人稱“中國經濟智囊”的劉鶴連續兩月在長三角地區開展密集的考察行程,或意味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即將從“設計”步入“施工”階段。
2%面積貢獻了全國20%的GDP
從去年11月首屆進博會上習近平主席正式對外宣布“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到今年5月的政治局會議審議長三角一體化重要文件,再到近兩個月來劉鶴密集調研長三角兩省一市地區……半年多來的一系列跡象表明,決策層對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正從藍圖逐步轉入落實階段。
長三角為何能受到如此的重視?這當然與其在我國經濟版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密切相關。尤其是作為長三角核心區的“兩省一市”(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不僅貢獻了長三角地區絕大部分經濟產值,長期以來也發揮著中國經濟“引擎”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市GDP共3.27萬億元、江蘇省GDP9.2萬億元、浙江省GDP5.54萬億元。三省市GDP相加,相當於占2018年全國GDP總量的20%。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江浙滬兩省一市合計總面積僅相當於全國國土面積的2%。
在當前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長三角“兩省一市”雖然有著龐大的體量,但仍難能可貴地保持著高於全國平均增速水平的中高速。
比如2019年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浙江省GDP增速達7.7%、江蘇省GDP增速達6.7%,均超過全國平均增速,浙江省的GDP增速更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長三角“兩省一市”作為中國經濟發動機的地位依然穩固。
“兩省一市”協調機制發揮效力
長三角“兩省一市”能夠實現兼顧質量和速度的經濟發展,不僅與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密切相關,也離不開穩步運轉的頂層設計和協調機制。
在其中,已運行多年的“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機制就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此次發布的有關消息就披露,“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從2003年一直堅持至今,對做好經濟形勢分析、服務經濟決策發揮了很好作用。
從公開報道來看,歷次“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都保持了相當高的規格。例如,國家發改委網站2017年4月發布的一則消息披露:“(2017年)3月29日,中財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北京召開第30次江蘇、浙江和上海‘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
事實上,劉鶴在出任副總理之前,也曾多次以中財辦主任的身份出席“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例如,2015年11月,劉鶴在浙江參加了第26次長三角“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2016年3月,劉鶴又前往江蘇參加“兩省一市”第27次座談會;同年6月,他又在上海主持召開了第28次“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