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天眼”遭遇海量數據考驗
http://www.crntt.hk   2018-09-17 11:28:25
 
  “FAST的搜尋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通過漂移掃描,即望遠鏡固定不動,借助地球自轉指向不同天空進行盲巡;第二種是對特定的源進行搜尋,包括球狀星團、高能費米點源和M31等。”中科院國家天文台FAST工程總工程師姜鵬說,觀測之後就可以對望遠鏡數據進行分析,尋找可信的周期性信號,再通過人工進行判斷,將其列為候選體,最後通過FAST進行重複觀測或者由其他望遠鏡觀測進行認證。目前,在FAST發現的44顆脈衝星中,有25顆是FAST自己進行認證的,其餘的是通過合作的澳大利亞Parkes64米望遠鏡、德國Effelsberg100米望遠鏡等進行觀測認證。

  海量數據帶來巨大挑戰

  除了搜索脈衝星,FAST其實還有著更重要的科學目標,包括探測中性氫,以揭示宇宙膨脹、星系形成及演化的奧秘,以及搜尋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等等。可以說,擁有世界領先的絕對靈敏度,讓FAST擁有無限的可能。

  今年6月初,隨著19波束饋源接收機的投入使用,FAST巡天速度提高了5到6倍,視場也擴大至原來的19倍。這意味著“武功”更高,FAST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這一次有沒有可能發現外星人?”面對科技日報記者的追問,錢磊解釋說,如果確實有外星人的存在,而他們也正好使用無線電的話,那他們應該逃不過FAST的“火眼金睛”。針對外國科學家發現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的消息,錢磊表示,在雷達的配合下,FAST也有可能開展相關探測。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FAST到底有什麼重大發現?姜鵬坦言,用上了19波束,FAST所產生的海量數據,給FAST團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觀測時,以前每秒鐘最多只產生2G的數據。現在,峰值數據率每秒可以達到38G。由於存儲和計算能力有限,他們只能對數據進行壓縮,降低數據的動態範圍,但仍然有數據堆積的危險,這是以往所沒有遇到過的事情。

  不過,在FAST數據中心投用後,問題將得以緩解。由FAST聯手中國電信建設的數據中心,將以中國電信天翼雲為基礎,依托中國電信強大的網絡優勢和平台能力,整合海量高速存儲和高速計算單元,為FAST提供超算中心服務,以及高速網絡接入和信息通信支撐保障。按照規劃,這個數據中心最終將為FAST提供100PB的存儲容量。同時,位於貴州師範大學內的FAST早期科學數據中心,也正著手擴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