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新發展目標
文章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要求,是符合發展規律的重大舉措。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保持較高的潛在增長率;另一方面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構建新發展格局,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為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提供了戰略路徑。
構建新發展格局,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和提高國民經濟均衡性,通過國際金融危機後的主動調整,已開始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國民經濟循環。2010—2019年,中國按支出法計算的GDP中,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的比重平均達到97.9%,其中最終消費所占比重平均為53.5%,增量占比則高達59.7%,國內需求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00%上下。還應看到,中國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在國際比較中仍然偏低,同時最終消費增長率明顯快於其他主要經濟體,也快於本國GDP增長率,因此仍具有較大潛力。近年來,在最終消費總支出中,政府消費約占30%;在居民消費支出中,城鎮居民消費約占78%,農村居民消費約占22%。可見,在保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中等收入群體進一步擴大的基礎上,中國消費需求潛力可以得到進一步釋放。
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是重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是一個有機整體,關鍵在循環。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使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內生於包括推進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等在內的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中,通過培育完整內需體系,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就能在促進消費需求的同時拓展投資空間,擴大投資需求。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要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繼續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根據中國國情特點和獨特發展優勢,在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區域均衡發展以及供給側與需求側相互協調等方面著力,把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潛力轉化為超大規模資源配置和超大規模國民經濟循環,形成新形勢下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深化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隨著中國邁入新發展階段,改革也面臨新的任務,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要求,著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加快產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健全公平競爭制度、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重點改革舉措深入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