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日電/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國土面積占全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0.7%,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區位重要。“十三五”期間,中部地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階。
中部地區加快追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2006年4月,《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的印發,標誌著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正式實施。10年間,中部地區經濟迅速發展。2016年,“十三五”開局之年,國務院批覆同意《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對中部地區提出了“一中心、四區”的戰略定位:即全國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
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國力看來,中部地區在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用好了,可以“左右逢源”。向東,可以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向西,可以挖掘西部的市場空間和發展腹地。
“‘十三五’時期,中部地區在進一步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上又有了明顯改進。”高國力認為,5年來,中部地區的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產業體系的總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以“一帶一路”為抓手,中部地區依托特色優勢,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吸收外資的數量不斷增加,投向的領域也更加優化。
新時代,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多個國家重大戰略在此叠加。例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屬於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安徽還被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河南、山西則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三五”期間,中部地區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2019年,中部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3%,快於全國1.2個百分點,在四大區域板塊中增速繼續居首,有力支撐了全國經濟的發展。
“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重大國家戰略覆蓋了中部六省,對中部地區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高國力表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中部地區內部的整體黏性還不強,一些省份往往選擇就近融合。他認為,中部地區具有產業合作互補的巨大潛力,中部六省之間還應進一步加強彼此的經濟聯繫,打造要素流動密切、資源配置高效的內生型經濟體系。
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十三五”期間,中部地區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更大功夫,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湖北著力調結構促轉型,大力推進“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集成電路、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2019年“芯屏端網”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江西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搶抓機遇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2019年航空、電子信息、中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時,縱深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安徽正式成為長三角重要組成部分,並被賦予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的戰略使命。2019年,安徽的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原創性、首創性科技成果和產品獲得重大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5%。
——湖南多措並舉優化經濟結構,新舊動能加快轉換,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0%左右,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增速超過30%。
——山西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2019年退出鋼鐵產能175萬噸,關停淘汰焦炭產能1192萬噸。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快於規上工業,非煤工業、製造業增速快於煤炭工業,工業結構反轉呈現良好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