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後的重大戰略任務,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關鍵節點的重要意義。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指出:“歷史的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大幕已經拉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的艱巨任務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肩上。”他要求:“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擰成一股繩,以必勝的信心、昂揚的鬥志、扎實的努力投身新的歷史進軍,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必須做到實打實、不摻任何水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布局、精准施策、扎實推進,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實幹精神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就,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這一進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實幹”。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說,“我要再一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個口號”“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幹,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幹,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幹”。黨的十八大以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功實踐,就是這種實幹精神的彰顯。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抓好統籌協調和總體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如何使“全面”的要求得到落實,確保這一戰略目標不折不扣地如期實現?關鍵是加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抓好統籌協調和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和體制進一步健全,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彰顯。我們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對外開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方面建設,推動“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為高質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目標任務提供了重要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
黨的十八大後,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在各項工作中始終把“人民滿意”放在突出位置,傾聽基層呼聲、回應民生關切,採取切實措施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抓好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件一件解決人民所需、所盼、所急的問題,使經濟社會發展更好體現了人民的需要。加大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育幼養老等方面的投入,解決好人民的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以及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等急迫的現實問題,加強基礎設施、農村水電路訊等建設,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確保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我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搶救每一個病患,生動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發展中的突出矛盾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既是我國經濟發展轉型期,也是我國改革的攻堅期。無論改革還是發展,前進中都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問題導向,體現了一種唯物主義態度;正視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一種負責任、敢擔當的精神。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無論是研判形勢、謀篇布局、作出決策,還是推動工作、提出要求、狠抓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無不展現了直面問題、破解問題的科學態度和擔當精神。2016年,他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完全切合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實際,因為這個地區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要什麼樣的發展的問題,是要一時發展還是要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2018年2月,他在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解決脫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這些要求切中要害,對於指導和推動精准扶貧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堅持把握關鍵、抓住重點,突破薄弱環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做到不留死角,就必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即使最後宣布實現了,也無法得到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認可。”我們不僅要考慮當前的發展,而且要考慮更長遠時期的發展要求,確保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打贏三大攻堅戰,體現了把握關鍵、突破重點的工作思路,對於確保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我們必須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一些地區大氣、水、土壤污染嚴重,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他指出:“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邊生態環境質量仍然很差,這樣人民不會認可,也經不起歷史檢驗。”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現實挑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全面把握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深刻洞察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重大變化,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不斷完善重大風險防控機制,著力防範化解風險挑戰,確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順利推進。
堅持發揚釘釘子精神,在實幹中求實效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幹出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空洞許諾,也不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而是實實在在的“發展工程”“民心工程”,不能有任何虛假、搞任何形式主義,必須實實在在幹出來,用真實成績體現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要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他說,“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2015年11月,他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指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准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抓落實不能“撒胡椒面”,要聚焦、聚神、聚力,咬定目標不放鬆,撲下身子埋頭幹,一項一項抓,一步一步走,以點帶面,解決事關全局的突出問題,破解前進道路上的關鍵問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分體現了在實幹中求實效的精神。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作風建設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完成攻堅任務,必須有攻堅的骨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任務扎實落地,一支作風優良的幹部隊伍特別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落實八項規定為突破口,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使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通過嚴厲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改變了一個時期以來管黨治黨寬鬆軟的狀況,打掉了黨內存在的官氣、惰氣和暮氣,增強了全黨的正氣、志氣和朝氣。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等等,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下了一劑劑猛藥。通過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幹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敢於擔當、勇於創新、埋頭苦幹的精神得到大力褒揚,求真務實、馳而不息、一抓到底的作風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形成,對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形成的實幹精神和實幹作風,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不僅對於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我們今後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今後五年和到2035年我國發展作出重要戰略部署,開啟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要繼續發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形成的實幹精神和實幹作風,堅忍不拔、埋頭苦幹、乘勢而上、接續奮鬥,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各項任務,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磊(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經濟日報社原副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