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日本政府限制向韓國出口用於智能手機屏幕和晶片的半導體材料,此措施昨日正式生效。日方向韓國揮貿易大棒,不僅影響日韓企業,亦勢衝擊全球高科技供應鏈。為減低影響,韓國當局表示,計劃每年對半導體材料、零部件和設備開發,投資一萬億韓圜(六十六億六千四百萬港元),以加快國產化。韓國財政部長洪楠基昨日警告,韓方可能採取報復措施。
星島日報報道,日本從七月四日零時起﹐對用於智能手機顯示屏等的氟化聚酰亞胺、塗覆在半導體基板上的感光物質“光刻膠”,以及用於半導體清洗的高純度氟化氫(蝕刻氣體)三項半導體材料出口到韓國加強限制。此舉被視為日本報復韓國法院裁定日本企業,須就二次大戰強徵勞工作出賠償。韓國原本獲得“全面許可”,可以一次性簡單完成全部出口手續。但七月四日後,每份合約都要單獨申請許可和接受審查,額外花費工夫。獲得許可所需時間一般為九十天,意味著出口到韓國的時程將拖延至少三個月。
日本更考慮八月份將韓國從安全保障上的友好國家“白色國”名單中剔除。名單上有美國、德國、法國等二十多個國家,不在名單上的國家如要從日本進口可能轉用於軍事的產品,都要到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批准,規管範圍包括電子零部件、精密零部件、工具機等。
日本的出口限制影響韓國多家大企業,據韓國財經界消息,這包括全球大型晶片製造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半導體。韓國媒體稱,三星電子對涉及的半導體材料品種庫存為“一至兩個月”,SK海力士的相關人士則透露“不到三個月”。為避免工廠停產,兩家企業正忙著囤貨。SK海力士表示:“我們已請求日本客戶在七月四日前將盡可能多的材料庫存發送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