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各界認為關稅可能會推高美國通脹,而物價穩定是美聯儲判斷加息或降息的首要因素。但是,低通脹已經是一個全球的結構性問題,這與科技進步、生產率下降等經濟結構性問題息息相關。
4月29日公布的美聯儲更青睞的通脹指標——去除了食品和能源後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漲幅僅為1.6%,創2018年1月以來的14個月最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認為這主要由於資產管理服務費用、服裝等價格和機票價格走低所致,都是間歇性因素,因此他認為利率應該可以在當前水平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但5月公布的通脹數據依然只有1.6%,且今年第一季度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化季率升幅下修至1.0%,為三年來最低增速,這讓“間歇性因素”這個借口很難再站住腳。
近期,鮑威爾也會公開發表演講,各界都將關注其措辭的細微變化。
如何影響中國
不得不問,這一全球趨勢的轉向將如何影響中國?
首先,“全球寬鬆潮”是全球經濟承壓的一個縮影,為全球經濟貢獻近30%增量的中國,既受到全球影響,更深刻地影響著全球。
“在全球增速放緩背景下,中國下半年需要繼續推進更多政策來穩增長。經濟增速下行可能被此前的‘搶出口’所部分抵消(尤其是在5、6月)。”野村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至於中國的貨幣政策會如何調節、會否受到“降息潮”帶動,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貨幣政策大水漫灌不是選項,近期政策不再高度依賴逆周期調節,主要因為還需要預留一些政策空間,用於緩解2020年的增長壓力。”
他表示,6月2日,央行有關負責人在針對包商銀行事件答記者問時表示,對6月份影響流動性的各類因素已作了全面估計和充分準備,將根據市場資金供求情況靈活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操作,6月17日第二次實施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政策還將釋放約1000億元長期資金,有效充實中小銀行半年末的流動性。
因此,機構普遍認為,目前仍維持“股弱債強”的邏輯,但債券“高不成低不就”,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達3.1%~3.2%的區間。此外,人民幣的貶值壓力或將隨著美聯儲降息部分減弱。法國外貿銀行預計,美元指數會在未來12個月走弱至93.51。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周艾琳
|